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单元过关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3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物G(分子式C13H18O2)是一种香料,下图是该香料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①E能够发生银镜反应,l mol E能够与2mol H2完全反应生成F;

③有机物D的摩尔质量为88g/mol,分子式为C4H8O2,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④有机物F是苯甲醇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无支链的侧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C可与银氨溶液反应,配制银氨溶液所需试剂为:__________。
(5)已知有机物甲符合下列条件:①为芳香族化合物;②与F是同分异构体;③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符合上述条件的甲有_________种。其中满足苯环上有3个侧链,且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l: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6)以丙烯为原料合成D的路线如下:

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步骤IV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2.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酯化反应
C.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D.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组成上相差-CH2-,二者互为同系物
3.
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稳定性:H2O > NH3B.碱性:NaOH > Al(OH)3
C.氧化性:F2 >Cl2 D.酸性:CH3COOH > H2CO3
4.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A.AB.BC.CD.D

3.选择题(共2题)

5.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Al3+、Ba2+、NH {#mathml#}4+{#/mathml#} 、Fe2+、Fe3+、CO {#mathml#}32{#/mathml#} 、SO {#mathml#}42{#/mathml#} 、SiO {#mathml#}32{#/mathml#} 、NO {#mathml#}3{#/mathml#} 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其现象及转化如图.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是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6.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Al3+、Ba2+、NH {#mathml#}4+{#/mathml#} 、Fe2+、Fe3+、CO {#mathml#}32{#/mathml#} 、SO {#mathml#}42{#/mathml#} 、SiO {#mathml#}32{#/mathml#} 、NO {#mathml#}3{#/mathml#} 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其现象及转化如图.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是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题(共2题)

7.
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实验室中以该矿样为原料制备CuCl2·2H2O晶体,流程如下:

(1)在实验室中,欲用37%(密度为1.19 g·mL-1)的盐酸配制500 mL 6mol·L-1的盐酸,需要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若在实验室中完成系列操作a。则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②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欲用实验证明滤液A(绿色)中存在上述平衡,除滤液A外,下列试剂中,还需要的是 _________(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a.FeCl3固体   b.CuCl2固体 c.蒸馏水
(3)某化学小组欲在实验室中研究CuS焙烧的反应过程,查阅资料得知在空气条件下焙烧 CuS时,固体质量变化曲线及SO2生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 CuS矿样在焙烧过程中,有生成,转化顺序为:

第①步转化主要在200~300℃范围内进行,该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300~400℃范围内,固体质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所示过程中,CuSO4固体能稳定存在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a.一阶段 b.二阶段 c.三阶段 d.四阶段
③ 该化学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模拟CuS矿样在氧气中焙烧第四阶段的过程,并验证所得气体为SO2和O2的混合物。

a.装置组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便能说明第四阶段所得气体为SO2和O2的混合物,你认为装置D中原来盛有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溶液。
8.
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滤渣A的目的是为了去除 (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涤的方法是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 (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是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6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是(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