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2.
燃烧含硫的煤和放爆竹都会产生污染空气的SO2。据报道,1986年春节3天内,某市燃烧了20亿只爆竹。若平均每只爆竹释放0.05克 SO2,20亿只爆竹释放的SO2相当于燃烧了含硫1%(质量分数)的煤___吨。
2.推断题- (共1题)
3.
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3题)
4.
将一定量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0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5.4 | 4.4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 9.6g,则无 X 生成 | B.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X 可能含有氢元素 | D.表中 a 的值为 2.6 |
5.
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种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40g |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
7.
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物中 N 呈-3 价)。由此可以推知 12 克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
A.小于 20 克 | B.等于 20 克 | C.大于 20 克 | D.以上情况都可能 |
9.
(题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 (A+B-C)克 B. (A-B-C)克 C. (A+B+C)克 D. (A+C)克
A. (A+B-C)克 B. (A-B-C)克 C. (A+B+C)克 D. (A+C)克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和CO2气体 | B.用10mL量筒量8.2mL水 |
C.用托盘天平称取3.27gNaCl固体 | D.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 20mL 酒精溶液 |
13.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⑥NaCl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⑥NaCl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
14.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
C.构成物质的离子几乎是不运动的 |
D.离子结构相对稳定不能再得失电子变成原子 |
1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原子团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HNO3 | B.Al(OH)3 | C.Al(NO3)3 | D.NH4NO3 |
16.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烃,碳原子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是气体,常温常压下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CH4 | B.C2H2 | C.C2H8 | D.C8H8 |
17.
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的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 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 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为
A.+2、+2 | B.+2、+3 | C.+3、+3 | D.+3、+2 |
18.
A、B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在A2B化合物中,A和B的质量比为7:4,则符合A与B质量比为7:12的化合物是 ( )
A. AB2 B. A2B3 C. AB D. A2B5
A. AB2 B. A2B3 C. AB D. A2B5
21.
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冰和干冰: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
B.过氧化氢和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
D.CO 和 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
23.
关于水的电解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目的:证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B.实验现象: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2:1 |
C.实验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D.实验结论:水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1 个氧元素组成的 |
24.
珍珠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化合物。把盐酸滴在珍珠粉上,产生大量气泡。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推断,珍珠的主要成分可 能 是 ( )
A.K2CO3 | B.Ca(OH)2 | C.CaCO3 | D.Ca(NO3)2 |
26.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8.5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6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是 ( )
A.大于 6.9mL | B.等于 6.9mL | C.小于 6.9mL | D.无法判断 |
4.填空题- (共5题)
27.
某化合物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 SO2,两者的质量之比 11∶32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和___两种元素。若此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且 1 个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其中碳为+4 价),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此化合物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8.
(1)许多硝酸盐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比如硝酸钠受热分解为NaNO2和O2,硝酸铜受热分解为 CuO,NO2和O2,试写出硝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 NO2中复燃,NO2的复燃能力与氧气相当,试问下列各组气体按体积比 4:1(前者:后者)的比例混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有___
(3)2.8g 纯铁充分反应可制得新型净水剂的主要成分铁酸钠(Na2FeO4)___g,该净水剂中铁的化合价为___价。
(2)已知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 NO2中复燃,NO2的复燃能力与氧气相当,试问下列各组气体按体积比 4:1(前者:后者)的比例混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有___
A.NO2、O2 | B.CO2、NO2 | C.O2、NO2 | D.N2、NO2 |
29.
如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1)中共有_____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D 图可表示5个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填字母,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

(1)中共有_____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D 图可表示5个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填字母,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
30.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2)熟石灰:______;(3)氯化锌:______;
(4)氦气:_______ ;(5)氢氧化铁中原子团的化合价_______。
(1)2 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2)熟石灰:______;(3)氯化锌:______;
(4)氦气:_______ ;(5)氢氧化铁中原子团的化合价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32.
某燃料 X 在 7.2g 氧气中燃烧,得到 9.2g 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混合气体后,A 装置增重 4.5g,B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___
(2)D 装置的作用是___。
(3)当观察到 E 中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 CO。此时 F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 B、C 装置共增重 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 X 中所含元素为___,其质量比为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混合气体后,A 装置增重 4.5g,B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___
(2)D 装置的作用是___。
(3)当观察到 E 中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 CO。此时 F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 B、C 装置共增重 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 X 中所含元素为___,其质量比为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