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为暗红色粉末状晶体,干燥的晶体80℃以下十分稳定,它极易溶于水,难溶于异丙醇。实验室模拟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温度较低)
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温度较高)
③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
4Fe(OH)3(胶体)+8OH-+3O2↑
回答的下列问题:
实验室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流程①和②

(1)恒压滴液漏斗支管的作用是_____,两水槽中的水为____(填“热水”或“冷水”)。
(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氯气,再往仪器a中加入浓K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判断浓KOH溶液已过量的实验依据是___。
(3)从溶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
(4)用重结晶法提纯粗产品:将粗产品先用KOH稀溶液溶解,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冷却结晶,过滤,用少量异丙醇洗涤,最后低温真空干燥。
①粗产品用KOH溶解的目的是_____。
②如何判断K2FeO4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___。

已知: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温度较低)
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温度较高)
③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

回答的下列问题:
实验室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流程①和②

(1)恒压滴液漏斗支管的作用是_____,两水槽中的水为____(填“热水”或“冷水”)。
(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氯气,再往仪器a中加入浓K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判断浓KOH溶液已过量的实验依据是___。
(3)从溶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
(4)用重结晶法提纯粗产品:将粗产品先用KOH稀溶液溶解,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冷却结晶,过滤,用少量异丙醇洗涤,最后低温真空干燥。
①粗产品用KOH溶解的目的是_____。
②如何判断K2FeO4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___。
2.单选题- (共9题)
2.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
B.“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 |
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
D.“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磺,“硝”指的是硝酸 |
3.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游离态的W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W的化合物,X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X与Y位于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
C.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
D.W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
4.
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Al、Ga均处于ⅢA族 | B.Ga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 |
C.酸性:Al(OH)3>Ga(OH)3 | D.Ga(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 |
5.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常温下,SiO2与氢氟酸和NaOH溶液均可反应 | SiO2是两性氧化物 |
B | 常温下,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 | 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 |
C | BaSO3难溶于水 |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 |
D | 非金属性:Cl > S | 酸性:HClO > H2SO4 |
A.A | B.B | C.C | D.D |
6.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X、Y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元素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Y的氧化物和氯化物熔融时都能导电,X、Y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Y<Z |
B.工业上采用电解Y 的氧化物冶炼单质Y |
C.单质沸点: W<X |
D.W、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7.
从某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中回收金属资源,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灼烧可除去MnO2中的碳粉 |
B.反应②中LiMn2O4是还原剂 |
C.反应①可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 |
D.从正极材料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Mn、Li、Al |
8.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 原溶液中不含K+ |
A.A | B.B | C.C | D.D |
9.
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 气体 | a | b | c |
A | SO2 | 浓硫酸 | Na2SO3 | NaOH溶液 |
B | H2 | 稀硫酸 | 锌片 | 浓硫酸 |
C | CO2 | 稀盐酸 | 石灰石 | 碱石灰 |
D | NO2 | 浓硝酸 | 铜粉 | 浓硫酸 |
A.A | B.B | C.C | D.D |
10.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有导电性 |
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软化硬水 |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 |
3.实验题- (共2题)
11.
二氯化二硫(S2C12)用作有机化工产品、杀虫剂、硫化染料、合成橡胶等生产中的氯化剂和中间体。S2Cl2是一种有毒并有恶臭气味的浅黄色液体,在300℃以上完全分解,其蒸汽遇水分解,易溶解硫磺;将适量氯气通入熔融的硫磺而得,过量的Cl2会将S2Cl2进一步氧化得到SCl2。以下是对S2Cl2的制备及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S2Cl2的制备

已知,各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制备的流程为:
①A装置集气瓶中充满Cl2,打开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打开k1、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
②接通冷凝水,将C加热至135~140℃。
③一段时间后关闭k1,同时打开k2,最后在D中收集到浅黄色液体。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
(3)滴加过程要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水浴温度应控制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S2Cl2纯度的测定
已知:S2Cl2遇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S2Cl2+2H2O=3S↓+SO2↑+4HCl,取agⅡ中黄色液体于锥形瓶,加水至反应完全(假设杂质均不与水反应),向所得液中加入过量的C0 mol/L的AgNO3溶液V0mL。再向锥形瓶中加入硝基苯,将生成的沉淀覆盖。加入适量Fe(NO3)3作指示剂,用C1 mol/L NaSCN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SCN溶液V1mL(滴定过程发生反应:Ag++SCN-= AgSCN↓)
(5)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2Cl2的纯度为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若滴定过程中未加硝基苯,则所得纯度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Ⅰ.S2Cl2的制备

已知,各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物质 | S | S2Cl2 | SCl2 |
沸点/℃ | 445 | 138 | 59 |
熔点/℃ | 113 | -76 | -122 |
制备的流程为:
①A装置集气瓶中充满Cl2,打开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打开k1、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
②接通冷凝水,将C加热至135~140℃。
③一段时间后关闭k1,同时打开k2,最后在D中收集到浅黄色液体。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
A.CCl4 |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Cl溶液 |
(4)D装置中水浴温度应控制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S2Cl2纯度的测定
已知:S2Cl2遇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S2Cl2+2H2O=3S↓+SO2↑+4HCl,取agⅡ中黄色液体于锥形瓶,加水至反应完全(假设杂质均不与水反应),向所得液中加入过量的C0 mol/L的AgNO3溶液V0mL。再向锥形瓶中加入硝基苯,将生成的沉淀覆盖。加入适量Fe(NO3)3作指示剂,用C1 mol/L NaSCN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SCN溶液V1mL(滴定过程发生反应:Ag++SCN-= AgSCN↓)
(5)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2Cl2的纯度为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若滴定过程中未加硝基苯,则所得纯度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为测定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将m1g该黄铜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铜矿样品.

(1)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锥形瓶D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D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如图则向锥形瓶D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其中洗涤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该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
(4)已知: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泡铜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

(1)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锥形瓶D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D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如图则向锥形瓶D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其中洗涤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该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
A.KSCN溶液、氯水 | B.稀盐酸、KMnO4溶液 |
C.稀硫酸、KMnO4溶液 | D.NaOH溶液 |
(4)已知: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泡铜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