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CO2能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用如图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①从b端通N2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广口瓶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CO2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
若用如图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有以下操作,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①从b端通N2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广口瓶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CO2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

2.
能源和材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是未来新能源。由此分析:形成可燃冰的条件与_____、压强有关。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将纯钢片与黄铜片相互刻划,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_____。
(3)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氧化铝能溶于酸,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是未来新能源。由此分析:形成可燃冰的条件与_____、压强有关。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将纯钢片与黄铜片相互刻划,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_____。
(3)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氧化铝能溶于酸,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
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钾、氯化钠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由图可知:10℃时,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
(2)若75g硝酸钠固体溶解在50g水中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温度为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60℃ B.70℃ C.80℃ D.90℃
(3)60℃时,若分别溶解相同质量的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钾、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加入水最多的是_____。
(4)固体M是由硝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成二种组成。现取40gM加入50g50℃的热水(水温保持不变),固体完全溶解。对M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可能只有硝酸钾 B.可能只有氯化钾
C.可能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D.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1)由图可知:10℃时,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
(2)若75g硝酸钠固体溶解在50g水中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此时溶液温度为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60℃ B.70℃ C.80℃ D.90℃
(3)60℃时,若分别溶解相同质量的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钾、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加入水最多的是_____。
(4)固体M是由硝酸钾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成二种组成。现取40gM加入50g50℃的热水(水温保持不变),固体完全溶解。对M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编号)
A.可能只有硝酸钾 B.可能只有氯化钾
C.可能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D.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CaH2(氢化钙)是野外作业常用的生氢剂。某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后设计如图装置制备CaH2.(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①在加热条件下,Ca与H2反应生成CaH2
②Ca、CaH2都易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H2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步骤: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此后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注:多余气体的处理不在本实验步骤中体现)。
①加热一段时间;
②在D出口处收集气体检验其纯度;
③关闭A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制备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取出试管中的少量固体加入水,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该同学认为得到的固体全部是CaH 2.小组其他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
已知:①在加热条件下,Ca与H2反应生成CaH2
②Ca、CaH2都易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H2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步骤: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此后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注:多余气体的处理不在本实验步骤中体现)。
①加热一段时间;
②在D出口处收集气体检验其纯度;
③关闭A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制备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取出试管中的少量固体加入水,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该同学认为得到的固体全部是CaH 2.小组其他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
5.
某小组同学利用pH传感器对碳酸氢钠、碳酸钠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25℃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1与图2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两种溶液碱性较强的是_____。
(2)a点的溶质为_____,b点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依据实验获取的信息,请将鉴别Na2CO3和 NaHCO3固体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分别取两种固体加入适量水溶解,逐滴缓缓加入稀盐酸,_____。

25℃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1与图2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两种溶液碱性较强的是_____。
(2)a点的溶质为_____,b点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依据实验获取的信息,请将鉴别Na2CO3和 NaHCO3固体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分别取两种固体加入适量水溶解,逐滴缓缓加入稀盐酸,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6.
无水氯化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以石灰石矿粉(含有SiO2、Fe2O3、MgSO4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流程图中推知:Si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滤渣3中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填化学式)。
(4)产品中的杂质除极少量H2O外,最有可能含的是_____(填化学式)。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流程图中推知:Si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滤渣3中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填化学式)。
(4)产品中的杂质除极少量H2O外,最有可能含的是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 (共8题)
7.
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黑色)+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为Ag2S |
B.金属活动性:Ag>Cu |
C.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
D.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
8.
混合物M由铁和氧化铜组成。取一定质量的M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0.6g气体,并得到6.4g残留固体。则取用的M粉末质量为( )
A.24.8g | B.30.4g | C.36.0g | D.41.6g |
9.
我国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这项成果的微观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甲、丙、丁都是氧化物 |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H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