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三第七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25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布洛芬缓释高分子药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为一元羧酸,8.8g 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24L CO2(标准状况),A的分子式是

(2)B和E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2种峰,D的系统名称是 ,E含有的官能团是
(3)D与过量的E反应生成F;若D过量,将得到F′。F′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条件Ⅰ是 ,G生成P的反应类型     
(5)P用NaOH水溶液处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6)写出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布洛芬的同分导构体:①含有苯环和酯基;②其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9:6:2:1

2.综合题(共1题)

2.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下列有关微粒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所以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壁虎能在光滑的墙壁上行走是因为壁虎脚底的细毛与物体表面的分子产生分子间作用力
D.互为手性异构本的分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所以生产手性药物时无需分离手性异构体
 
(2)判断下列哪个模型代表金属晶体锌的堆积方式

(3)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P区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核外电子占据
   个原子轨道。
(4)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分子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  

(5)比较NH2和NH3的键角∠HNH的大小:NH2 NH3(填“﹥”“=”“﹤”),请用价层电子对互斥规解释:
(6)SO32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是 ;写出一种与SO3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7)SiC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相似,设晶胞边长为a cm,碳原子直径为b cm,硅原子直径为c cm,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3.工业流程(共1题)

3.
某粗铜含铁、金和铅等杂质,通过电解精炼铜后,阳极泥含有Cu、Au(金)和PbSO4等杂质,为充分利用电解后的阳极泥和电解液,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试剂B为    
(3)焙烧阳极泥时,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操作Ⅰ的主要步骤为   过滤,洗涤,干燥
(5)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6)为了减少废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资源,工业上将滤液Ⅰ并入溶液Ⅰ进行循环操作,请指出流程图中另一处类似的做法    
(7)已知298K时,Ksp(PbCO3)=1.46×10-13,Ksp(PbSO4)=1.2×10-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4.单选题(共3题)

4.
分子式C4H8O为并能与金属Na反应放出气体的单官能团的有机物(不含立体异构)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5.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右图为青蒿素,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0O5
B.在光照条件下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C.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水浸青蒿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
6.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半径
B.P4S3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共价键数目为9条
C.H2SO3酸性强于H2CO3,所以非金属性S大于C
D.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5.实验题(共1题)

7.
Ⅰ.Fe3具有氧化性,实验室测定含碘废液中I的含量的过程如下:量取25.00 mL废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 mL 2 mol·L-1H2SO4和10 mL 20% Fe2(SO4)3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00 mol·L-1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重复3次,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滴定体积/mL
19.98
20.02
19.00
 
(1)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 mL 2 mol·L-1H2SO4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语言叙述解释)
(2)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反应:①2Fe3+2I===2Fe2+I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废液中I含量是_____g·L-1
(4)在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滴定前平视读数
B.锥形瓶水洗衣后未干燥
C.滴定管未用标准K2Cr2O7溶液润洗
D.盛标准K2Cr2O7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Ⅱ.Fe3和Ag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一直是实验探究的热点。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
1
向10mL 3mol/L KNO3酸性溶液(pH=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Ag丝,并滴加NaCl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
2
向10mL 1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2mL 0.1mol/L FeSO4溶液,振荡,再滴加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不褪去
3
向10mL 1mol/L Fe(NO3)3酸性溶液(pH=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Ag丝,并滴加NaCl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
(5)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③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实验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以上实验,Fe3和Ag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与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