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高空大气中的氧气能吸收紫外线后转变成臭氧(O3),O3可分解O3=O2+O,O3又和大气污染物,如超音速飞机排放出的NO发生如下反应:⑴NO+O3=NO2+O2 ⑵NO2+O=NO+O2,在上述反应式⑴中NO作___________剂,反应式⑵中NO2作________剂,综合反应式⑴⑵,则NO作__________剂。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含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铁的化合物,起到补血的作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注明反应的类型(置换或分解或化合)]____________
⑵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注明反应类型)
⑴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含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铁的化合物,起到补血的作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注明反应的类型(置换或分解或化合)]____________
⑵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注明反应类型)
3.
一瓶H2O和H2O2的混合液体,已知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混合物中H2O和H2O2的质量比____________,H2O和H2O2的分子数比为____________。
4.
5
中,S前面的“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右下角的“4”表示______________;S上方的“+6”表示________;O右上方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6.
取可燃物12.4克充分燃烧,测得生成二氧化碳17.6克和水10.8克。试计算:
⑴ 该可燃物含有的元素各多少克_______________?
⑵ 若可燃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试通过计算写出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⑴ 该可燃物含有的元素各多少克_______________?
⑵ 若可燃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试通过计算写出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2题)
8.
有x、y、z三种元素,x元素的二价阴离子及y 元素的一价阳离子的最外层都是第二层;z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为核外电子总数的1/3。则x2-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y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z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
9.
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木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⑴ 取混合物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⑵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此推断
①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
②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实验⑴中肯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为验证它的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
②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实验⑴中肯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为验证它的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0.
如图所示,B为电解水的装置:

⑴ 在下列的括号内表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____。(用“+”和“-”表示)
⑵ 电源正极可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除用排水法收集外,该气体还可用________收集。
⑶ 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⑷ 装置C内的液体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⑸ 装置D硬质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图中多余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在下列的括号内表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____。(用“+”和“-”表示)
⑵ 电源正极可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除用排水法收集外,该气体还可用________收集。
⑶ 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⑷ 装置C内的液体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⑸ 装置D硬质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图中多余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20题)
13.
反应M+N ="P+Q" ,如果M、Q都是单质,N、P都是氧化物,则可推知下列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M是还原剂,它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为Q |
C.N具有还原性,它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为Q |
D.该反应的实质是N从M中夺取氧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
B.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反应物的质量 |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
D.100克酒精和100克水混合后,总质量小于200克 |
18.
下列关于氮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氮气液化时氮分子体积变小了 |
B.参加反应的氮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C.氮分子能保持氮气的性质 |
D.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但氮原子不能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 |
19.
我国成功研究出一种由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 |
B.这种气体的分子中含16个电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6 |
C.这种气体里氧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 |
D.若这种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8 |
21.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是由两个氧元素和一个硫元素组成的 |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
C.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D.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 |
22.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烃,碳原子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是气体,常温常压下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CH4 | B.C2H2 | C.C2H8 | D.C8H8 |
23.
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可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钴和铁的化合价分别是
A.+2、+3 | B.+2、+2 | C.+3、+3 | D.+3、+2 |
26.
根据下列叙述,对其“式”进行判断:①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4(OH)(PO4)3;②Fe3O4可看作“混合氧化物”时可改写成FeO•Fe2O3,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前述写法,则Pb3O4(四氧化三铅)可改写为2PbO•PbO2(Pb的化合价为+2价、+4价);③为了方便某些化学计算,98%的浓H2SO4改写为9H2SO4•H2O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①③ | D.②③ |
29.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而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二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中肯定不是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
A.I | B.F | C.H | D.Fe |
30.
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并溶解汽油蒸气 |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及时修理 |
C.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离开车厢 |
D.让车内人员坐好,不要随意走动 |
6.多选题- (共3题)
31.
有核电荷数为a的微粒Xn-和核电荷数为b的微粒Ym+两种单原子的简单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的是
A.a+n=b+m | B.a+n=b-m | C.氢化物HnX | D.氧化物YOm |
32.
表1列出了一定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字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等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气体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多时,气体易被吸附
B. 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 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 H2 | CO2 | O2 | N2 | Cl2 |
气体的沸点/℃ | -252 | -78 | -183 | -196 | -34 |
被吸附体积/mL | 4.5 | 97 | 35 | 11 | 494 |
A. 气体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多时,气体易被吸附
B. 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 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7.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