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1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于是他们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猜想I: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N2反应生成的。
猜想Ⅱ: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CO2反应生成的。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_____(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黄色的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
(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探究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猜想_____是正确的。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由此他们认为燃烧并不一定需要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新材料,它们一些性能超乎人们的想象,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它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理论上可以用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架设电梯,它的一些用途如图:

①石墨烯、金刚石的物理性质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②石墨烯的导电性_____(填“好”或“不好”)。
③石墨烯还具有密度_____(填“大”或“小”)和强度_____(填“高”或“低”)的特性。
(2)以空气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气凝胶,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轻的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高温灼烧时几乎无变化。
①该气凝胶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混合物”)。
②该气凝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稳定”)。
③该气凝胶像活性炭一样具有_____性。

3.推断题(共1题)

3.
图中的A~H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Al、S、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D、E、F均属于单质,G、H属于氧化物.B具有恨到的抗腐蚀性能;D是最清洁的燃料;G有毒.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D的名称是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
(3)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F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不含氧气
B
某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
该化合物是氧化物
C
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该物质是化合物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比H2O
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A.AB.BC.CD.D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质量分数约占78%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C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D.雾霾会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增多
6.
《本草纲目》记载:石胆(主要成分:CuSO4•5H2O)出蒲州石穴中…涂于铁上,烧之红者真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
B.纲目中描述的“红者”物质是铁锈
C.纲目中描述的“红者”物质是铜
D.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7.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8.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D.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9.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0.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带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镁带不是可燃物
B.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D.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选择题(共1题)

11.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 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位置间距如图所示.

6.填空题(共3题)

1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请从 A 铜;B 氧气;C 氮气;D 水银;E 氢气;F 干冰.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字母编号填空:
①常用作温度计中金属的是_____; 
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
③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是_____;    
④常用做导线的金属是_____;
⑤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的是_____;
⑥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
(2)煤、_____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作燃料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中提到的氟、钙指的是_____(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4)我们在厨房炒菜时,客人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铁锅常用于烧饭炒菜,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
13.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煤、天然气、氢气、乙醇(俗称酒精)、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
(2)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4.
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CO2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_____.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_____装置相连并产生的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所填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a→_____.其中,写出C装置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