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5.
春季易诱发疾病,农户为预防禽流感时,要注意对禽兽生活的场所、饮用水源等进行消毒。三氯异氰尿酸(C3Cl3N3O3)就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下列与其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三氯异氰尿酸是混合物 | B.三氯异氰尿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5 |
C.三氯异氰尿酸含12个原子 | D.三氯异氰尿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国。小晴同学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图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观察到_______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下图进行实验。(已知:①装置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②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

(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 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数据分析: 4.02g 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4)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下图进行实验。(已知:①装置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②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

(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 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数据分析: 4.02g 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4)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
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②铜不与稀硫酸反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③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为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思考与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②铜不与稀硫酸反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③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为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_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 | 猜想二正确。 |
(思考与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3.计算题- (共1题)
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量等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稀盐酸的用量 | 10g | 10 g | 10 g | 10 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X g | 4 g | 2 g | 2 g |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简答题- (共1题)
9.
星期日爸爸带小凯参观了科技馆,其中“物质之妙”展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性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
(2)B介绍了14C测年法。14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
(3)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一部分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②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③铁元素、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性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
(2)B介绍了14C测年法。14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
(3)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一部分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②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③铁元素、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10.
图中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E、F是气体,其中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E有毒性;C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
(2)物质F的用途是_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D → A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
(2)物质F的用途是_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D → A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0题)
11.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16 | 4 | x | 24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B.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
D.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14.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
C.CO2可以与水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水反应 |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
17.
我国颁布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严格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量,过量添加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 | B.+3 | C.+5 | D.+6 |
18.
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
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优先乘坐公交,提倡绿色出行 | B.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C.植树造林,增加绿化 | D.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
7.填空题- (共2题)
21.
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宣传的主题是“Nature for water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____。
(3)“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___作用,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4)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1O2的化学方程式为:C12 + 2NaC1O2 = 2C1O2 + 2X,X的化学式______。
(5)为了防止水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宣传的主题是“Nature for water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____。
(3)“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___作用,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4)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1O2的化学方程式为:C12 + 2NaC1O2 = 2C1O2 + 2X,X的化学式______。
(5)为了防止水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 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C.向江中随意倾倒垃圾 | D.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
2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体温计中含有的液态金属为_________。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__。
(1)体温计中含有的液态金属为_________。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23.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___。
(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___。
(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