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我国钢铁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上以空气、铁矿石、石灰石和_____为原料来冶炼生铁。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炼铁厂用赤铁矿来炼铁,其炼铁的主要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已知某铁锈的成分为 Fe2O3•xH2O 和 FeCO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测定其组成。
(提出问题)
(1)根据铁生锈的成分推测,参加反应的除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之外,还有_____ 参加了反应。
(2)如何确定此铁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Fe2O3•xH2O 失去结晶水温度为 110℃,FeCO3在 282℃分解为 FeO 和 CO2,Fe2O3在 300℃时不分解。
②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 1.80g/L,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B、D 装置中药品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此铁锈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 5.44g。
③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I。
④连接 A、B、C 装置,关闭装置 A 中活塞,C 装置读数后,控制 A 装置在 300℃进行实验。当观察到C装置中有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II。
(相关数据)(见上表)
(问题讨论)
(1)量气管中水面上油的作用是_____。分析计算测量的数据,FeCO3的质量为_____g,x 为_____。
(2)下列数据组合能确定样品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①A、B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②A、C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③B、C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拓展探究)
小华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 C 装置换成 D 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样品的组成。小华同学通过多次反复实验发现,在此实验中,用 C 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与用 D 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比较,当误差数值都为 0.1 时,前者对实验结果影响小。试通过计算说明原因_____。
已知某铁锈的成分为 Fe2O3•xH2O 和 FeCO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测定其组成。
(提出问题)
(1)根据铁生锈的成分推测,参加反应的除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之外,还有_____ 参加了反应。
(2)如何确定此铁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Fe2O3•xH2O 失去结晶水温度为 110℃,FeCO3在 282℃分解为 FeO 和 CO2,Fe2O3在 300℃时不分解。
②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 1.80g/L,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B、D 装置中药品均足量)
![]() | Ⅰ | Ⅱ |
A 装置的质量/g | 55.44 | 53.92 |
B 装置的质量/g | 102.00 | 103.08 |
C 装置读数/mL | 0 | 244.4 |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此铁锈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 5.44g。
③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I。
④连接 A、B、C 装置,关闭装置 A 中活塞,C 装置读数后,控制 A 装置在 300℃进行实验。当观察到C装置中有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II。
(相关数据)(见上表)
(问题讨论)
(1)量气管中水面上油的作用是_____。分析计算测量的数据,FeCO3的质量为_____g,x 为_____。
(2)下列数据组合能确定样品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①A、B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②A、C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③B、C 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拓展探究)
小华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 C 装置换成 D 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样品的组成。小华同学通过多次反复实验发现,在此实验中,用 C 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与用 D 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比较,当误差数值都为 0.1 时,前者对实验结果影响小。试通过计算说明原因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3.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
B.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
4.
阿司匹林(C9H8O4),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B.阿司匹林是由9个C原子、8个H原子、4个O原子构成的 |
C.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
D.阿司匹林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5.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2②Na+③CO2④
⑤
①H2②Na+③CO2④


A.①可表示2个氢原子 |
B.②和④可表示阳离子 |
C.③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D.⑤中“+2”表示在氯化镁中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生成白色固体 |
7.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灼热铜网 |
B | CO2 |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CO | CO2 | 通过灼热氧化铜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8.
下图中相连的两个圆圈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不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A | CuO | HCl | Ca(OH)2 | CO2 | Mg |
B | Cu | O2 | C | CO2 | H2O |
C | 稀盐酸 | CaCO3 | CaO | H2O | P2O5 |
D | P | O2 | Fe | AgNO3 | CuCl2 |

A.A | B.B | C.C | D.D |
9.
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需加以改正的是( )
A.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
B.8gCaO溶于92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
C.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D.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
10.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 |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
13.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 |
D.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
14.
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严禁未经处理的废水任意排放 |
B.严禁使用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
C.为发展经济过度开发矿石资源 |
D.为增加土壤肥力就地焚烧稻草 |
3.填空题- (共1题)
15.
电解法制铝的尾气处理工艺不仅能消除有害气体氟化氢(HF),还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设备I中, Na3AlF6的作用为降低氧化铝的熔点。Na3AlF6中氟元素(F)的化合价为 。
(2)设备2中,通过喷淋碳酸钠溶液可除去尾气中的氟化氢(HF),该反应的产物除水外,还有 。
(3)设备3所得的Na3AlF6和Na2CO3 (填“能”或“不能”)循环使用。

(1)设备I中, Na3AlF6的作用为降低氧化铝的熔点。Na3AlF6中氟元素(F)的化合价为 。
(2)设备2中,通过喷淋碳酸钠溶液可除去尾气中的氟化氢(HF),该反应的产物除水外,还有 。
(3)设备3所得的Na3AlF6和Na2CO3 (填“能”或“不能”)循环使用。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