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巴东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9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固体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药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猜想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lg样品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烧杯底部有较多固体未溶解
样品中含有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_____
样品中含有
 
(得出结论)甲同学认为猜想三正确。
(反思交流)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_____也可能正确,原因是_____。
(2)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三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取实验(1)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_____,则猜想三正确。
(拓展提升)
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g生铁与10%的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盐酸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见图).

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铁完全反应用去盐酸的质量为_____g。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_____。
(3)某同学列出了如下计算式: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73+6﹣a)g小明对该计算式提出了质疑,请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已知某配方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B.NOC.CO2D.SO2
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
C.D.
5.
恩施市被誉为“世界硒都”,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如图为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硒离子符号为
C.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第三周期
D.推测硒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6.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Y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7.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B.二氧化碳C.石蕊试液D.氯化钡溶液
8.
氯化铵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草木灰混施,肥效更佳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不宜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单个水分子的沸点为100℃
D.某溶液上层密度为a,下层密度为b,则b>a
10.
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
C.收集气体
D.验满
11.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与健康
①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②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③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补充维生素
③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
C.实验记录
D.化学物质与俗名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 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①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②干燥剂氧化钙—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A. A B. B C. C D. D
12.
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大量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选择题(共2题)

1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90m2,圆柱体积是{#blank#}1{#/blank#},圆锥体积是{#blank#}2{#/blank#}.
14.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90m2,圆柱体积是{#blank#}1{#/blank#},圆锥体积是{#blank#}2{#/blank#}.

5.填空题(共3题)

15.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1)按照要求填写下表:
名称
氦气
_____
亚硝酸钠
符号
_____

_____
 
(2)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3)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现有Na、NaCl、、Fe、六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
16.
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酸遇紫色石蕊的现象是_____;
(3)图中①处可填写:_____;
(4)图中③可以总结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请你写出一点该性质的用途:_____。
(5)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都可以解离出_____;
(6)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
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种情况。

6.实验题(共1题)

18.
在实验室里配制6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
(3)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已知15%的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11g/mL,用此溶液配制75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15%的氯化钠溶液_____mL,水_____mL。
(5)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C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 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