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285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3

1.推断题(共1题)

1.
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与A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
(1)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
(2)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4)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
(5)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____。
(6)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己二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2.
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电源正极
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O72-+6Fe2++14H+= 2Cr3++6Fe3++ 7H2O
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 13.44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O72-被还原
3.
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等,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苯佐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14NO2
B.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含有硝基的苯佐卡因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C.1mol该化合物最多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将氨基转化成硝基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4.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2mL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几滴0.1mol/LKCl溶液,再滴加0.1mol/LKI溶液。试管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淡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溶液,溶液颜色基本不变
Fe(NO3)2与H2SO4不反应
C
在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D
用pH试纸测定同浓度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pH(NaClO)>pH(CH3COONa)
弱酸的酸性:HClO<CH3COOH
 
A.AB.BC.CD.D
5.
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B.燃煤、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是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
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神舟11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3.填空题(共2题)

6.
金属钛性能优越,被誉为继Fe、Al后应用广泛的“第三金属”。
(1)Ti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钛能与B、C、N、O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电负性:C___Ti(填“>”或“<“,下同);第一电离能:N____O,原因是_________。
(3)月球岩石——玄武岩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FeTiO3与80%的硫酸反应可生成TiOSO4。SO42-的空间构型为___形,其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写出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
(4)Ti的氧化物和CaO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CaTiO3,CaTiO3的晶体结构如图1,Ti位于立方体的体心。该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

(5)Fe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FeO晶胞结构如图2。FeO晶胞边长为428pm则FeO晶体的密度为____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1pm=10-12m,写出计算式即可)。
7.
硫酸锌用于制造立德粉,并用作媒染剂、收敛剂、木材防腐剂等.现欲用氧化锌矿(主要成分为ZnO,另含ZnSiO3、FeCO3、CuO等)为原料生产ZnSO4·7H2O, 工艺流程如图l:

(l)步骤I的操作是_____,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步骤I加入稀硫酸进行酸浸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其目的是______。
(3)步骤Ⅱ中,在pH约为5.1的滤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生成Fe(OH)3和MnO(OH)2两种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步骤Ⅲ得到的滤液中,阳离子是___________。(不考虑H+
(5)步骤IV中的烘干操作需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
(6)取28.70 gZnSO4·7H2O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65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ZnO b. Zn3O(SO4)2 c. ZnSO4 d. ZnSO4·H2O

4.实验题(共1题)

8.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
[查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硫酸亚铁铁铵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
[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下图所示部分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1)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①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②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③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④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设计实验证明A中残留固体仅为Fe2O3,而不含FeO或Fe3O4:_________。
(2)探究分解产物中的硫氧化物,连接装置A-E-F-B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没有明显现象,F中溶液褪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B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实验证明(NH4]2Fe(SO4)2受热分解除上述产物外,还有N2生成,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