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253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3

1.综合题(共2题)

1.
2017年春节,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遭遇“跨年”雾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是研究方向之一。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0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0 kJ·mol-1
③H2O(g)=H2O(l)   ΔH=-44.0 kJ·mol-1
请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 (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0C)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__________;
A.活性炭的质量    B.v(N2) = 2v(NO)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F.容器内CO2的浓度保持不变
②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③在30 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④在50 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至原来的两倍,则化学平衡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3)利用反应6NO2+8NH3= 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不变
D.当有4.48L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8mol
2.
某实验小组以粗镍(含少量Fe和Cr杂质)为原料制备Ni(NH3)6Cl2,并测定相关组分的含量。制备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①部分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离子浓度为0.1 mol•L-1计算)如下表所示:
离子
Fe3+
Cr3+
Ni2+
开始沉淀的pH
1.5
4.3
6.9
完全沉淀的pH
2.8
5.6
8.9
 
②Ni(OH)2为绿色难溶物。Ni(NH3)6(NO3)2、Ni(NH3)6Cl2均为可溶于水的蓝紫色晶体,水溶液均显碱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需要配制250 mL 3.0 mol • L-1的稀硝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a)中Ni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首先加入试剂X调节溶液的pH约为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再继续加入X调节pH以得到绿色沉淀。
(4)NH3含量的测定: [已知:Ni(NH3)6Cl2+6HC1==NiCl2+6NH4Cl]。
i.用电子天平称量m 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5 mL水溶解后加入3.00mL 6 mol/L的盐酸,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消耗0.5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V1mL;
ii.空白试验:不加入样品重复实验i,消耗NaOH标准溶液V2mL。
①NH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含V1、V2、m的代数式表示)。
②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下列措施能进—步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有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适当提高称量产品的质量     B.用H2SO4溶液替代盐酸
C.用酚酞替代甲基橙 D.进行平行实验
(5)为测定Cl-的含量,请补充完整下述实验方案。
称量m 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5 mL水溶解,___________,滴入2〜3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读数,重复操作2〜3次。

2.推断题(共1题)

3.
I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W
X
Y
 
Z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表示)。
(3)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WY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W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A、B、C三种物质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1)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B溶液中滴加铁氯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9题)

4.
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B.图乙中Cr2O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C.图乙电解池中,若有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则阴极会有168 mL(标准状况)的气体产生
D.若图甲燃料电池消耗0.36 g镁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上可产生1.07g氢氧化铁沉淀
5.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B.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C.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2-
D.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 PO23-+3H2O
6.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7.
下列实验事实用元素周期规律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事实
周期律解释
A
向Na2SO3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非金属性:Cl>S
B
Mg、Al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Mg更剧烈
原子半径:Mg>Al
C
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K>Na
D
加热条件下HBr比HF更易分解
非金属性:F>Br
 
A.AB.BC.CD.D
8.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b、c、e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备d的单质;e的单质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e的常见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b元素的气态氧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工业上不用电解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单质d是由于其氯化物的熔点高
D.相同质量的c和d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前者生成的氢气多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渗析实验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B.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
D.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解释反应:Na(l)+KCl(l)==NaCl(l)+K(g)
10.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Na2SO3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检验Na2SO3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B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
制备Fe(OH)3胶体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D
向2 mL1 mol/L的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的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的FeCl3溶液
证明Mg(OH)2沉淀可转化为 Fe(OH)3沉淀
 
A.AB.BC.CD.D
11.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合理的是
A.
B.
C.
D.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验证氧化性:Cl2>Br2>I2
验证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制取MgCl2固体
 
A. A B. B   C. C   D. D
12.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和明矾净水的原理相同
B.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C.钾、镁、铁等金属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D.医疗上常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4.实验题(共1题)

13.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毒性较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食盐与亚硝酸钠进行探究。
I.鉴别NaCl和NaNO2
(1)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mol/L两种盐溶液的pH,测得NaNO2呈碱性。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已知:Ksp(AgNO2)=2×10-8,Ksp(AgCl)=1.8×10-10。分别向盛有5mL0.0001mol/L两种盐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0.0001mol/L的硝酸银溶液,先生成沉淀的是装有____________溶液的试管。
(3)已知:2NaNO2+4HI==2NaI+I2+2NO↑+2H2O。根据这一反应,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的常见物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自来水 B.碘化钾溶液 C.淀粉 D.白糖 E.食醋 F.白酒
Ⅱ.NaNO2与酸反应。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某同学据此认为NaNO2可与硫酸反应,且有NO和NO2生成,并欲用如图所示仪器 (夹持装置己省略)及药品,验证自己的假设。已知沸点:NO2为21℃,NO为-151℃。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B。
(2)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了红棕色气体。
①依据__________现象,可确认产物中有NO。
②裝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信息推断,N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