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已知某烷烃的键线式为
,
①该烷烃分子式为_____。
②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 1molH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种。
③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种。(此小题不包括立体异构)
(2)沧州铁狮酒的主要成分是我们学习的有机物——乙醇,请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______,该官能团的电子式______。我们还学习了与乙醇结构相似的一系列有机物如:
①能氧化成醛的是_______
②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烯的是_________
③能氧化成酮的是_____

①该烷烃分子式为_____。
②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 1molH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种。
③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种。(此小题不包括立体异构)
(2)沧州铁狮酒的主要成分是我们学习的有机物——乙醇,请写出该有机物官能团的名称______,该官能团的电子式______。我们还学习了与乙醇结构相似的一系列有机物如:
A.CH3OH | B.(CH3)3CCH2OH | C.(CH3)3COH | D.(CH3)2CHOH等有机物(填字母) |
②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烯的是_________
③能氧化成酮的是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4.
A、B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量也不变,则对于A与B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A、B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A、B一定互为同系物
③A、B一定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④A、B含碳质量分数相同。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④
①A、B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A、B一定互为同系物
③A、B一定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④A、B含碳质量分数相同。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④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上图有机物的命名为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
B.结构为…-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元链节是乙炔 |
C.总物质的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 |
D.![]() |
7.
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与乙烷是同分异构体 |
B.乙烯与乙烷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C.该混合气体中乙烯与跟乙烷的质量比为28:45 |
D.该混合气体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
8.
①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②1mol该氯代烷能和8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烃.该链烃可能是( )
A.CH3CH═CH2 |
B.CH2═CHCH═CH2 |
C.CH3CH═CHCH3 |
D.CH3C≡CH |
10.
一定量CH4恰好与一定量的O2完全反应得CO2、CO、H2O(g),产物总质量为49.6 g,将其通过足量的H2SO4后,洗气瓶质量增加25.2 g,则CH4完全燃烧还需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8.96 L | B.2.24 L | C.4.48 L | D.6.72 L |
12.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
A. 0.5 mol B. 2 mol C. 2.5 mol D. 4 mol
A. 0.5 mol B. 2 mol C. 2.5 mol D. 4 mol
15.
为了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其试剂选择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杂质) | 所用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甲烷(乙烯) | 溴水 | 洗气 |
B |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 二氧化碳 | 过滤 |
C | 乙烯(SO2) | 酸性KMnO4 | 洗气 |
D | CO2(HCl) | 饱和Na2CO3溶液 | 洗气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5题)
16.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 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用中国精神 铸就文艺之魂,这就需要( )
①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艺,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②弘扬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④创作出时代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见清澈的溪水________地跳下山涧,一刻也不歇息,匆匆向山脚奔去。
②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若________自己的错误,实际上就是不想改正错误。
③城建部门和环卫部门,必须________一下,立即解决污水井长期冒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4.填空题- (共4题)
21.
“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立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所示(碳、氢原子未画出,每个折点代表一个碳原子)。请回答:

(1)该“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该“立方烷”的二氯取代物有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芳香烃中有一种化合物与“立方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则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 “立方烷”可能发生的反应或变化有___________(从A、B、C、D中选择)。
A.可使Br2水褪色,但不反应 B.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取代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

(1)该“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该“立方烷”的二氯取代物有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芳香烃中有一种化合物与“立方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则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 “立方烷”可能发生的反应或变化有___________(从A、B、C、D中选择)。
A.可使Br2水褪色,但不反应 B.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取代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
2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丁烯与溴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乙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苯制溴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丁烯与溴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乙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苯制溴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2SO4。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即可。

①为方便研究酯化反应的过程,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进行了标记(即C2H518OH),请用氧的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A的名称是 ,使用时要先从 口(填“a”或“b”)进水。
③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为了将这三者进行分离,该小组依如下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

试剂(a)是 ,试剂(b)是 ,
分离方法(1)是 ,分离方法(2)是 ,分离方法(3)是 。

①为方便研究酯化反应的过程,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进行了标记(即C2H518OH),请用氧的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A的名称是 ,使用时要先从 口(填“a”或“b”)进水。
③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为了将这三者进行分离,该小组依如下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

试剂(a)是 ,试剂(b)是 ,
分离方法(1)是 ,分离方法(2)是 ,分离方法(3)是 。
5.实验题- (共1题)
25.
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制取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1)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___________色,其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以看到_____。(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d.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3)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①水洗、分离;②将粗硝基苯转移到盛有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洗涤、用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③_____________;④干燥;⑤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分析:
(1)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率高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1)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___________色,其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以看到_____。(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d.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3)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①水洗、分离;②将粗硝基苯转移到盛有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洗涤、用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③_____________;④干燥;⑤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分析:
(1)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率高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