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18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5

1.推断题(共1题)

1.
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____和______
(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写出反应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反应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8分)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图中标出的物质中,属于碱类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 ,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捕捉室”中发生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整个“捕捉”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计算题(共1题)

3.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蒸发皿的质量(g)
25.0
蒸发皿+食盐溶液(g)
45.0
蒸发皿+食盐晶体(g)
27.4
数据处理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

4.单选题(共10题)

4.
从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了改变
C. 反应前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5.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反应前后天平示数不相等,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6.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 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 可能只有甲烷 D. 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7.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   B. 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 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8.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燃煤发电B.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垃圾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9.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2O3 中碳的化合价为+3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D.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0.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1.
在以下的“四连环”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B
C
D

Cu
HCl
O2
Na2CO3

HCl
NaOH
CO
HCl

Fe2O3
CaCO3
Fe2O3
NaOH

Mg
NaCl
HCl
H2SO4
 
A.AB.BC.CD.D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测溶液pHD.读数据
1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并关闭阀门
C.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
D.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5.选择题(共15题)

14.在课堂上,当老师想让同学们鼓掌时,老师会说:
15.如果你想表达“我觉得累了。”时,你会说:
16.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与此同时,远在4000千米外的孟加拉湾畔,一艘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靠泊缅甸皎漂马德岛港。在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滚滚原油正在这里卸载,标志着这项凝结中缅两国友谊和“一带一路”紧密合作的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读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7.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与此同时,远在4000千米外的孟加拉湾畔,一艘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靠泊缅甸皎漂马德岛港。在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滚滚原油正在这里卸载,标志着这项凝结中缅两国友谊和“一带一路”紧密合作的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读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8.中国天气网讯   2017年10月16日凌晨3时25分前后,今年第20号台风“卡努”(强热带风暴级)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沿海登陆。预计今天是本次台风带来风雨最强,影响最重的时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20.读某大洲水系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该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21.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2.三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a、b、c,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50000、1:100000。说法正确的是(  )
23.三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a、b、c,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50000、1:100000。说法正确的是(  )
24.选词填空。
A. white   B. cold   C. warm   D. happy   E. right
25.下列语言中全部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
26.下列语言中全部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
27.读“世界轮廓图”, 回答下列问题。

28.读“世界轮廓图”, 回答下列问题。

6.填空题(共3题)

29.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图3
(1)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 B. 内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1)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若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31.
(5分)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真空包装的目的是
(3)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①人类从食物中摄入的六大类主要营养素,上表出现了 类;
②维生素C可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

7.实验题(共2题)

32.
(11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1)仪器①的名称为   ;仪器②的名称为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装置(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的方程式是    
(3)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     、过滤和蒸发结晶,用到的蒸发装置是     ,(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   (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
①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滴管、量筒、试管    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     (填序号)。
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或“<”,或“=”)5%。
33.
(4分)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