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往100g未知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反应一段时间后称量反应装置的质量减少了1.6g,同时测得此时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试计算:
(1)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求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有效数字)
(1)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求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有效数字)
2.
“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并垄断其销售而得名。他们从盐井中获得粗盐(含泥沙、Na2SO4和CaCl2等杂质),然后经多次处理最终得到盐巴”.
某课外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准备把粗盐提纯成不含杂质的精盐。其主要步骤为:
(一)除不溶性杂质
除不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为:溶解、______(填操作名称)、蒸发和计算产率.
在操作过程中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填名称)。
(二)除可溶性杂质
他们称取上步产品5g,充分溶于水按下面流程进行提纯:

(1)物质a不能选用______(填序号)。
(2)沉淀B是碳酸钙和______(填名称)。过程中两次加入过量试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若上述操作都正确无误,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g比原来的质量还要多,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准备把粗盐提纯成不含杂质的精盐。其主要步骤为:
(一)除不溶性杂质
除不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为:溶解、______(填操作名称)、蒸发和计算产率.
在操作过程中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填名称)。
(二)除可溶性杂质
他们称取上步产品5g,充分溶于水按下面流程进行提纯:

(1)物质a不能选用______(填序号)。
A.Ba(NO3)2 | B.Ba(OH)2 | C.BaCl2 |
(3)若上述操作都正确无误,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g比原来的质量还要多,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图所示,请回答:
(1)5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
(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5.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CuO + CO ![]() | B.2Mg+O2![]() |
C.Ba(OH)2+2HNO3 =Ba(NO3)2+2H2O | D.Na2S+Cl2=S↓+2NaCl |
7.
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也不乏“她在丛中笑”的风景。此时的“她闻到了花香袭人其原因是
A.原子不可分而分子可分 |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D.物理变化中分子大小是不变的 |
8.
乙酸乙酯(CH3COOC2H5)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
B.乙酸乙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
C.每个乙酸乙酯分子由14个原子构成 |
D.乙酸乙酯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3:5:2 |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分别加入肥皂水 |
B | 除去碳粉中的氧化铜 | 向灼热的固体中通入CO |
C | 区分纯银片和铝银合金片 | 将两金属片相互刻划 |
D | 鉴别CH4和CO | 点燃,用干燥烧杯罩住火焰 |
A.A | B.B | C.C | D.D |
12.
NO和NO2是高中化学知识中两种氮的氧化物,某同学将一试管NO2倒立于盛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做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 3NO2+H2O=2HNO3+NO,NO难溶解于水,常温下它易空气中氧气化合成NO2)。于此得出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X为上述两种氮的氧化物 | B.水槽中的溶液变红 |
C.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 D.水位可上升到离试管口2/3处 |
13.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
A.只有Zn(NO3)2和水 |
B.一定有Zn(NO3)2和Fe(NO3)3 |
C.一定没有AgNO3 |
D.如果没有Cu(NO3)2则一定没有AgNO3 |
15.
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石灰)、获灰(草木灰)等煎合……”可去黑痣,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A.熟石灰 | B.碳酸钾 | C.氢氧化钾 | D.碳酸钙 |
16.
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使用化肥NH4NO3。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NH4NO3不属于复和肥料 | B.NH4NO3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C.长期施用NH4NO3可能使土壤板结 | D.最好将NH4NO3和草木灰(溶液显碱性)混用 |
17.
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物质。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可大大降低汽油价格 | B.车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溶液 |
C.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 D.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
4.填空题- (共4题)
20.
碳和硅具有相似的结构而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中粗硅制取的反应式为: SiO2+2C
2X+Si
(1)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SiO2发生了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X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O2与CO2的化学性质很相似,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则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SiO2发生了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X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O2与CO2的化学性质很相似,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则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1.
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观点,请根据要求填空。
(1)下图为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的是_____(填字母),表示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根据模拟图回答:

上述变化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该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下图为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的是_____(填字母),表示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根据模拟图回答:

上述变化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该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
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和SiO2,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抗腐蚀性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铝不易与酸反应 B.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C.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D.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2)图中盐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电解熔融的Al2O3,除得到金属铝之外,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单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的时,为了降低Al2O3的熔点还加入了冰晶石(Na3AlF6)熔剂,冰晶石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冰晶石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_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

已知:①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抗腐蚀性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铝不易与酸反应 B.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C.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D.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2)图中盐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电解熔融的Al2O3,除得到金属铝之外,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单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的时,为了降低Al2O3的熔点还加入了冰晶石(Na3AlF6)熔剂,冰晶石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冰晶石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_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
23.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三种物质:①碳酸氢钠②聚乙烯塑料袋③氮气。请根据要求填空:
(1)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膨化食品为了防止变质,可向包装袋中加入_________.(填序号)。
(3)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膨化食品为了防止变质,可向包装袋中加入_________.(填序号)。
(3)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