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14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4

1.综合题(共2题)

1.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装置图连接仪器,并检查_________
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3)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5)针对上述定量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可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B.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C.将C装置右端封住,可不要D装置 D.实验中应缓慢滴加稀硫酸
A.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中,造成实验误差。
(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_________(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混合物X,向其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氯化钡已过量
B.向混合物X中继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__________(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_______组(填“甲”或“乙”)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提供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用10%的稀盐酸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取待测氢氧化钠溶液50g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请回答:

①“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③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共用了稀盐酸36.5g,计算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绘制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3.
工业上以高纯度的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查阅: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如下表
物质
K2CO3
K2SO4
KMnO4
溶解度/g
111
11.1
6.34
 
(1)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2)“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3)结合流程和有关信息,补充完整由KMnO4和K2CO3混合溶液中结晶得到KMnO4晶体的实验方案: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4)“通CO2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若用稀硫酸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工业上不采用稀硫酸酸化的的原因是_________

3.单选题(共13题)

4.
下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参加反应的X和Y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5.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HCl、HClO、H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依次降低
C. 、 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D.C+ 2CuO 2Cu + CO2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6.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7.
对于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的说法,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分类
用途
A.
干冰
CO2
氧化物
人工降雨
B.
酒精
C2H5OH
有机物
消毒
C.
水银
Hg
金属单质
水银温度计
D.
消石灰
CaCO3

治疗胃酸过多
 
A.A   B.B   C.C   D.D
8.
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啤酒
9.
下列是某学生整理的有关化学知识,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中常见的“三”
B.灭火实例与原理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档案室着火用液态CO2灭火-隔绝空气并降温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常见物质的区别
D.食品保鲜的办法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放入铁粉-使得食品防腐又防潮
放入生石灰-防止食品受潮
充入氮气-防止食品变质
 
A.A   B.B   C.C   D.D
10.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发生、收集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Ⅱ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B.装置Ⅰ和Ⅴ组合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
C.装置Ⅱ、Ⅲ组合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
D.选用装置Ⅲ或Ⅳ收集气体,只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
11.
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2H2CO3”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CO2”只能通过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除去K2SO4中少量的MgSO4
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钾
C.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①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铁溶液
鉴别出的先后顺序可以是:③②①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分别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
 
A.A   B.B   C.C   D.D
1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
C.c可能为气体,它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 a加入到50g水中,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14.
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B.KNO3C.Na2CO3D.FeCl3
15.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
B.只用酚酞溶液和试管,一次性能把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区别开
C.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6.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制取镁等物质。有人设计如图实验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无水氯化镁制取镁单质,同时还有氯气生成
B.操作Ⅰ和Ⅲ均用到玻璃棒,且用途相同
C.加NaOH溶液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转化为沉淀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能节约成本

4.填空题(共1题)

17.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小苏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图中所用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___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具有____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废弃的塑料瓶应放入____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硝酸钾在化肥中属于____________(填“钾肥”或“氮肥”或“复合肥”);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化学式为CO(NH2)2,其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0.1%),在施用尿素时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4)用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____(填“乳化”或“溶解”)油污。
(5)造纸厂、印刷厂有时会排放一些氢氧化钠等碱性废液,工业上通常使用_________(化学式)进行中和处理。
(6)学校食堂常使用加碘的食盐做调味品,其中碘属于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5.实验题(共1题)

18.
如图所示,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铝丝需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该实验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Al________Cu(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