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
B.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
C.“萧敬腾演唱会”来到扬州,附近居民倾巢而出,场面十分壮观。 |
D.韩国客轮沉没的西南海域海潮较急,海面掀起轩然大波,船体摇摆十分厉害,救助人员曾多次尝试进入船体内进行搜救,但均以失败告终。 |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
B.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
C.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
D.街上好些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换季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mǐ(_____)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dì(_____)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jué(_____)起并传遍整个世界;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zhù(_____)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mǐ(_____)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dì(_____)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jué(_____)起并传遍整个世界;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zhù(_____)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①,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②。环堵萧然③,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④,箪瓢屡空⑤,晏如⑥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释:①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②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③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④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⑤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⑥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因以为号焉(__________) ②便欣然忘食(_________)
③性嗜酒(__________) ④既醉而退(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置酒而招之
【小题3】根据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 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标在主谓之间)
(2) 亦 不 详 其 姓 字 (标在动宾之间)
【小题4】翻译句子。
(1) 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简述上文中的五柳先生和《陋室铭》中的刘禹锡在情怀或志趣方面的相似之处。(不少于两点)
注释:①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②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③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④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⑤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⑥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因以为号焉(__________) ②便欣然忘食(_________)
③性嗜酒(__________) ④既醉而退(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置酒而招之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渔人甚异之 | C.于厅事之东北角 | D.何陋之有 |
(1) 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标在主谓之间)
(2) 亦 不 详 其 姓 字 (标在动宾之间)
【小题4】翻译句子。
(1) 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简述上文中的五柳先生和《陋室铭》中的刘禹锡在情怀或志趣方面的相似之处。(不少于两点)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①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小题1】《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小题2】文章第⑧段对泥人张捏海张五泥像的过程进行了细节描写,请加以品味。(4分)
(1)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句中加点的两个“找”字各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体会“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中“戳”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请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中的人们分别为什么而乐,在小说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甲】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乙】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乙,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①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小题1】《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小题2】文章第⑧段对泥人张捏海张五泥像的过程进行了细节描写,请加以品味。(4分)
(1)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句中加点的两个“找”字各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体会“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中“戳”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请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中的人们分别为什么而乐,在小说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甲】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乙】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乙,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
5.名著阅读- (共1题)
6.
名著阅读。
(1)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E.《丝绸之路》是法国作家彼得·弗兰科潘的作品。它为学者们的探索和批评打开新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个通过丝绸之路观察2000多年来人类文明进程的新视角。
(2) 后世如此评价花和尚鲁智深:“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后世评价鲁智深是“人间真菩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五两银子都给了金老,而史进却只“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银子,丢还与他,给他一个难堪。 |
B.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孙二娘;后又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缉捕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
C.《水浒传》中的林冲开始是一再妥协退让,在火烧草料场后才奋起反抗,上了梁山。当晁盖等投奔梁山遭拒后,他火并王伦,扶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 |
D.《水浒传》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揭示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
(2) 后世如此评价花和尚鲁智深:“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后世评价鲁智深是“人间真菩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7.
央视《朗读者》第二期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你的世界也处处有陪伴的倩影,你也有许多时候享受陪伴的美好,他人给予你的,你给予他人的。请你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你的世界也处处有陪伴的倩影,你也有许多时候享受陪伴的美好,他人给予你的,你给予他人的。请你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