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10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7

1.流程题(共1题)

1.
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技术的发展。
(查阅资料)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 CaC12)及不溶性杂质。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③生产原理:NaCl + NH3 + CO2+ H2O = NaHCO3↓+ NH4C1,分离得晶体 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Cl===NH3↑+HCl↑。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溶液 A 中的溶质为 ________,流程中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
(2)反应(2)中为提高产率,所通入气体的顺序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先通入 CO2再通入 NH3 B.先通入 NH3再通入 CO2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CO2 B.NH3
A.HClB.NaOHC.Na2CO3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多次充分加热,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 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__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假定只含一种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甲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将反应所得溶液小心蒸发,并将所得物质干燥、冷却至室温称得固体质量为 13.1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乙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装置 C 增重了 4.1g(所加试剂均足量,每一步都反应完全).实验结束,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

丙组:取 12.0g 的纯碱样品,完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待完全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同学提出意见,认为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更好,老师认为有道理,原因是 ________。

2.单选题(共15题)

2.
淀粉(C6H10O5)n 在空气中能直接燃烧,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元素的含量最高B.分子中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6:10:5
C.属于有机物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
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原料合成 NH4NO3的工业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所得“其他气体”中稀有气体含量最高
B.上述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合反应有 3 个
C.④中参加反应的 O2和 H2O 的质量之比 16:9
D.理论上,若③和⑤中 NH3的量相同,则合成 NH4NO3时氨气的利用率最高
4.
烧杯盛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g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气体全部被吸收),过滤,测得溶液质量减少2.8g。则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7.3%B.18.25%C.14.6%D.23.2%
5.
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态氧,氧气所占的体积大---气体分子间间隙比液体分子间间隙小
B.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蔷薇花开,满园芬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 H+
6.
制造导弹的合金材料重要元素钕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核外电子数为 60
C.原子质量为 144.2gD.核内质子数为 60
7.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焦炭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
工业用盐中毒﹣﹣由 NaNO2 引起
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C
日常生活经验
 
D
保护金属资源
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蚊虫叮咬﹣﹣涂肥皂水
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加强金属制品的回收再利用
 
A.AB.BC.CD.D
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C.向二氧化锰中不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D.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9.
以下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灼烧法区分羊毛纤维与棉纤维
B.用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自制汽水
C.石墨导电实验
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0.
如下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区分生石灰和碳酸钙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
B
除去 MgSO4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
C
鉴别 CO 和 CO2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氢气中少量的 HCl 气体
依次通过足量的 Na2CO3溶液和浓硫酸
 
A.AB.BC.CD.D
11.
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滤渣的成分是
A.ZnB.CuC.Zn、CuD.ZnSO4、Cu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处形成白烟
C.把 NaOH 溶液滴入到 CuSO4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D.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足量汽油中并充分搅拌,能形成均一、稳定的紫色溶液
13.
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80
B.20℃时,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
C.升温可使 C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 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20℃时,A 析出固体最多
14.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显红色的是
A.NaCl、Ca(NO32、HClB.Ba(OH)2、Mg(NO32、Na2SO4
C.K2SO4、Na2CO3、NaNO3D.AgNO3、NaCl、KNO3
1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建设高速铁路网,形成绿色环保的交通大动脉
B.垃圾就地焚烧,减少运输成本
C.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D.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1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长期存放B.废弃药品随意倒入水池
C.从试管口部往下夹试管D.加热烧杯中液体

3.填空题(共2题)

17.
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氯化铵中的阴离子_____,
(3)两个甲烷分子_____   (4)成人缺少_____,严重时易患甲状腺肿大.
18.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聚乙烯B.聚氯乙烯C.硝酸钾D.酒精    E.维生素
(1)用于食品包装_____   (2)可作复合肥料_____   
(3)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_____   (4)蔬菜、水果中富含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9.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 实验中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硫燃烧剧烈程度和________相关。
(2)B 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3)C 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 50gl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________(水的密度为 1g/mL)。若某同学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填序号)。
A 称量时,砝码生锈,氯化钠质量偏大    B 氯化钠固体不纯
C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氧气,可选用装置 ________(选填序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__,选用 B 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 B 改为 C,其优点是________。
(4)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化学性质与 CO2相似。用上图中 FGH 的组合收集一瓶干燥的 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_______→_______→⑤(填序号);烧杯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