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常温下,A、B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生活中,F可用作补钙剂。x是氧化物,y是红色金属,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推断:E____(写化学式)
(2)由H和石灰水可配制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反应④结束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的方法是________。
(4)写出反应⑥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1)推断:E____(写化学式)
(2)由H和石灰水可配制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反应④结束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的方法是________。
(4)写出反应⑥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克。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克。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
实验序号 | X的用量/g | Y的用量/g | 生成X2Y的质量/g |
1 | 7.4 | 1.6 | 8.0 |
2 | 9.6 | 3.2 | 12.0 |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
A.4:1 | B.3:1 | C.2:1 | D.37:8 |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
B.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C.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蒸发滤液时要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
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
7.
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能是铝 |
B.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 |
C.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 |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ZnSO4溶液(CuSO4) |
B.CaCl2固体(CaCO3) |
C.NaCl溶液(CuSO4) |
D.CO2溶液(CO) |
10.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3题)
12.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倍。
13.
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N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
(2)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连接,下同)。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

(1)N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
(2)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连接,下同)。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
14.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醋酸__________,氧化铝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反应原理:_______;
②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
醋酸__________,氧化铝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反应原理:_______;
②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___,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口进(填“b”或“c”)。
(4)B装置可用于制取___(填气体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C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___,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口进(填“b”或“c”)。
(4)B装置可用于制取___(填气体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C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
16.
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②Ca(NO3)2+Na2CO3=CaCO3↓+2NaNO3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Ca(OH)2、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_____。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②Ca(NO3)2+Na2CO3=CaCO3↓+2NaNO3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Ca(OH)2、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_____。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①__溶液并过滤 | 出现白色沉淀 | 猜想正确 |
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变②____色 |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正确 |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