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05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计算题(共1题)

1.
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测得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见下表:请通过计算回答: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t4
固体质量/g
28.0
25.4
23.2
18.4
18.4
 
请请通过计算回答:
(1)实验过程中共制得氧气_____g;
(2)当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暖宝宝的成分和发热的原理是什么?小明将如图的暖宝宝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粉末呈黑色。他在查阅资料后推测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两种物质组成。

(猜想)黑色粉末是:猜想①铁粉和木炭粉;猜想②木炭粉和氧化铜;猜想③_____;
(查阅资料)(1)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
(2)暖宝宝中除了黑色粉末外,还含有氯化钠(俗名食盐)和水。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
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__。
②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___
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木炭粉。
 
(实验结论)猜想①正确。
(反思评价)(1)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宝宝贴在衣服上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热的原因是_____。
(3)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请你猜测暖宝宝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
3.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热稳定性。
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分别加热发现,二者热稳定性有明显差异。只有碳酸氢钠会受热分解。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实验二)与酸的反应
将等质量、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相同盐酸反应,发现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碳酸钠溶液。实验后大家对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后的烧杯中的溶质成分发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HCl: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猜想三:可能是_____。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发现_____;结论: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步骤2: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有HCl,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一正确。
蛋蛋同学认为步骤2不能证明猜想二错误,原因是_____。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可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来代替实验步骤2的硝酸银溶液进一步实验,从而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的正确性。
a.pH试纸  b.铁粉   c.铜粉   d.氧化铜固体
(反思交流)烧杯中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

3.流程题(共1题)

4.
(关注生产实际)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现代农业生产需施用一定量化肥,某化肥厂生产化肥的流程如下:(已知10℃时K2SO4的溶解度为9.3g,NH4Cl的溶解度为33.3g)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
(2)吸收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NH4H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在生产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有_____。
(5)复分解反应Ⅱ的发生温度需控制在10℃的原因是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区分硬水和软水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
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
7.
2017年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化学性质与水相似
B.它的部分分子不再运动
C.它完全燃烧产物是CO2和H2O
D.“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8.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 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
9.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B.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
10.
12 月 31 日,山西长治市潞安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化学式为 C6H5NH2)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河北省邯郸市区从 1 月 5 日下午起突发大面积停水。下列对苯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胺是有机物
B.苯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苯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7﹕1
D.每个苯胺分子中含有 14 个原子
11.
根据下列溶解度曲线和A物质的部分温度是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A物质
20
28
45
60
 
A.由上图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均大于A 物质的溶解度
B.10℃时,将4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C.将30℃时NaCl、KNO3、和A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KNO3>NaCl>A
D.20℃时,将KNO3、NaCl和A物质各30g分别配制成恰好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为A>KNO3=NaCl
12.
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生活中的物质
B、安全常识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C、元素与人体健康
D、日常生活经验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区别老陈醋与酱油—闻气味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分味
 
A.AB.BC.CD.D
13.
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 )
A.闻盐酸气味B.测溶液pH值
C.稀释浓硫酸D.加热液体
14.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碳酸盐加盐酸能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5.填空题(共1题)

15.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惊艳全球。在表演中,两只发光的大熊猫,受到全球瞩目。这是由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制作的熊猫大木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写出一种即可);
(2)用铜丝做串联导线是利用其___性;
(3)选择铝合金管材做支架是利用其___的特点:
(4)比较铝和铜活动性强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6.实验题(共1题)

16.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
(4)若用图H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填“a”或“b“),理由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