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04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0

1.计算题(共1题)

1.
在一个烧杯中盛有42.2gCaCO3和C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滴入稀盐酸质量为146g时(即B点),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444g。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求原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现有一份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样品,质量为6.0g。小明设计了图中的装置,请你参与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并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①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向装有样品的A装置内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等到B中无气泡产生,称量B装置的质量增重2.2g。
②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使B装置与空气连通。向D装置内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确保溶液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可观察到C中液体进入到B中,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请回答: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可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因素有(写一种)_____。
(2)在步骤②中,B装置内按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拓展)反应结束后,B装置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多种情况,其中的一种是只含有硫酸钠,还有的情况是(有几种写几种):_____。你怎样用简单方法验证溶质只含有硫酸钠的情况: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其余的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7题)

4.
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包含关系
C.燃烧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放热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5.
如图所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轮胎爆炸D.粮食酿酒
7.
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A
C
CO
CO2
B
CuO
Cu
Cu(NO32
C
CaCO3
CO2
H2O
D
H2SO4
H2
H2O
 
A.AB.BC.CD.D
8.
为鉴定一包混合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CuO、Fe2O3、C中的几种,对该固体充分高温加热,设计以下流程(假设下列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可燃性气体W是氢气
②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CaCO3
③固体混合物肯定含有Fe2O3
④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O
⑤残余物Z中肯定含有C
⑥浅绿色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⑥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酸碱度B.排水法收集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稀释浓硫酸
10.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大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5.选择题(共1题)

11.若 {#mathml#}1+x+x2+x7=a0+a1(x1)+a2(x1)2++a7(x1)7{#/mathml#} ,则a2=(   )

6.多选题(共1题)

1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C.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肥皂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会变红色

7.填空题(共1题)

13.
图1是甲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一表示的微粒符号写为_____________。
(2)由D、E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图2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14.
40℃时,取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30℃,固体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物质的溶液(选填a、b、c)。
(3)30℃时,烧杯_____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选填甲、乙、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B 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C 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