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钢制构件在镀锌前需要经过酸洗,其基本原理是用盐酸除去其表面的Fe2O3·H2O及FeO等杂质。回收废酸同时生产含铁产品的流程如下:

已知:
i.酸洗钢制构件后得到废酸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ii.pH <4时,Fe2+不易被氧气氧化。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废酸中不含Fe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II中,发生的主要反应:FeCl2(s)十H2SO4(aq)
FeSO4(s)+2HCl( aq)。
①加入过量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鼓入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III中,FeSO4隔绝空气焙烧得到的尾气中含有两种可用于生产硫酸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V: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将FeCl4-选择性吸附分离,其过程可表示为ROH +X-
RX +OH-(X-表示FeCl4-)。当树脂吸附饱和后可直接用水洗涤树脂进行脱附,同时脱附过程发生反应:FeCl4-
Fe3+ +4C1-。
①吸附后溶液的pH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洗脱液经处理后有许多用途,下列用途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i.酸洗钢制构件后得到废酸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ii.pH <4时,Fe2+不易被氧气氧化。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废酸中不含Fe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II中,发生的主要反应:FeCl2(s)十H2SO4(aq)

①加入过量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鼓入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III中,FeSO4隔绝空气焙烧得到的尾气中含有两种可用于生产硫酸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V: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将FeCl4-选择性吸附分离,其过程可表示为ROH +X-


①吸附后溶液的pH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洗脱液经处理后有许多用途,下列用途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刻蚀印刷铜线路板 | B.净化污水 | C.自来水消毒 | D.浸泡生物标本 |
2.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1)二氧化硫是一种污染性气体,工业上常利用Fe2+的催化作用,常温下使SO2转化为SO42-,其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上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O2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生产ClO2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氯化钠电解槽内的阳极产物为: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氯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中二氧化氯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③ClO2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离子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自身被还原成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硫是一种污染性气体,工业上常利用Fe2+的催化作用,常温下使SO2转化为SO42-,其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上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O2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生产ClO2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氯化钠电解槽内的阳极产物为: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氯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中二氧化氯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③ClO2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离子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自身被还原成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0.1mol•L﹣1 t溶液与0.1mol•L﹣1 u溶液的pH 均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
B.原子半径:X<Z<Y |
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
4.
常温下,某溶液X由Fe3+、SO42-、Cu2+、Na+、CO32-、Al3+中的几种离子组成。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另取少量待测滴加NaOH溶液至pH=4后过滤,向滤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时又得到沉淀W和溶液Y。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沉淀物 | Fe(OH)3 | Cu(OH)2 | Al(OH)3 |
开始沉淀的pH | 1.9 | 4.7 | 3.4 |
沉淀完全的pH | 3.2 | 6.7 | 4.7 |
A.该温度下Ksp[Fe(OH)3]=1×10-14.6 |
B.W主要含有 Cu(OH)2和Al(OH)3 |
C.溶液X中一定含有Cu2+、Fe3+和SO42- |
D.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可判断溶液X中是否含有Na+ |
6.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设计合理的是 ( )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
B.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
C.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 |
D.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比较氢硫酸和硫酸的酸性 |
7.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 |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C.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
D.工业上采用向母液中加入烧碱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镁 |
8.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B.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
C.废旧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Na2C03溶液、饱和NH4C1溶液处理焊点 |
D.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和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
3.实验题- (共1题)
9.
甲醛(HCHO)与葡萄糖相似具有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研究。
(1)在右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 mol/LCuSO4溶液50mL和5mol/L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50mL,缓慢加热a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

①盛装甲醛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有副反应发生,产生的气体为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气体成分, 将装置A和下图中部分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G。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证明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反应后a中有红色固体产生,为研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Cu2O
[Cu(NH3)4]+(无色)
[Cu(NH3)4]2+(蓝色)
①锥形瓶ii中固体完全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将容量瓶ii中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置瓶i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
(1)在右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 mol/LCuSO4溶液50mL和5mol/L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50mL,缓慢加热a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

①盛装甲醛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有副反应发生,产生的气体为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气体成分, 将装置A和下图中部分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G。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证明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反应后a中有红色固体产生,为研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Cu2O


①锥形瓶ii中固体完全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将容量瓶ii中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置瓶i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