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二氢吡喃(DHP)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
(1)按照如下路线可以制得DHP。

①单糖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DHP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__组峰。
②1mol糠醛与3mol H2反应转化为B,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DHP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链状有机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种。
(2)已知:
i. DHP的保护和脱保护机理为

ii. R-C≡CNa + R1OH → R-C≡CH + R1ONa
iii. R-C≡CNa + R1Br → R-C≡C-R1 + NaBr
应用DHP作保护基合成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的路线如下:

①被DHP保护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保护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上述路线中最后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路线中步骤a、b、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
二氢吡喃(DHP)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
(1)按照如下路线可以制得DHP。

①单糖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DHP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__组峰。
②1mol糠醛与3mol H2反应转化为B,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DHP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链状有机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种。
(2)已知:
i. DHP的保护和脱保护机理为

ii. R-C≡CNa + R1OH → R-C≡CH + R1ONa
iii. R-C≡CNa + R1Br → R-C≡C-R1 + NaBr
应用DHP作保护基合成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的路线如下:

①被DHP保护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保护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上述路线中最后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路线中步骤a、b、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2.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铂(Pt)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与铁元素同族,则铂元素位于_______。
(2)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2+、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科学研究表明,反式分子和顺式分子一样具有抗癌活性。
①Cl-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②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该配体的配位原子是_____。吡啶分子中,碳、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③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非极性键 e.氢键
④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Pt2+的配位数是4,但是其轨道杂化方式并不是sp3。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分子
是___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
(3)金属铂晶体中,铂原子的配位数为12,其面心立方晶胞沿 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右图所示。若金属铂的密度为d 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_______nm(列出计算式即可)。
铂(Pt)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与铁元素同族,则铂元素位于_______。
A.s区 | B.p区 | C.d区 | D.ds 区 E.f区 |
①Cl-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②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该配体的配位原子是_____。吡啶分子中,碳、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③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非极性键 e.氢键
④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中,Pt2+的配位数是4,但是其轨道杂化方式并不是sp3。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分子
是___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
(3)金属铂晶体中,铂原子的配位数为12,其面心立方晶胞沿 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右图所示。若金属铂的密度为d 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_______nm(列出计算式即可)。

3.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绿色氧化剂,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NaClO作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或“催化剂”)。
(2)步骤②脱除的盐除NaNO3外,还有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③是利用溶解度的不同进行的操作。则溶解度:Na2FeO4 _____(填“>”或“<”)K2FeO4。
(4)本次实验中K2FeO4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5)取少量K2FeO4于试管中,加硝酸酸化并堵住试管口,观察到溶液中有细微的小气泡产生,溶液紫色逐渐褪去,伸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再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如果标况下产生气体2.24L,则参加反应的FeO42- 数目_____________;K2FeO4作为净水剂的优点除铁无毒,能消毒杀菌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探究高铁酸钾的稳定性。
(实验1)将适量K2FeO4固体分别溶解于pH为 4.74、7.00、11.50的水溶液中,配得FeO42-浓度为1.0mmol•L-1(1mmol•L-1=10-3mol•L-1)的试样,静置,结果见图1。
(实验2)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的水溶液中,配制成FeO42-浓度为1.0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 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结果见图2。
(实验结论)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7)常温下,某水溶液含有Fe3+,Cu2+,调节溶液pH=10时,两种氢氧化物沉淀共存,已知该温度下, Ksp(Fe(OH)3)= a, Ksp(Cu(OH)2)= b,则溶液中C(Fe3+)/C(Cu2+)=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NaClO作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或“催化剂”)。
(2)步骤②脱除的盐除NaNO3外,还有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③是利用溶解度的不同进行的操作。则溶解度:Na2FeO4 _____(填“>”或“<”)K2FeO4。
(4)本次实验中K2FeO4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5)取少量K2FeO4于试管中,加硝酸酸化并堵住试管口,观察到溶液中有细微的小气泡产生,溶液紫色逐渐褪去,伸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再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如果标况下产生气体2.24L,则参加反应的FeO42- 数目_____________;K2FeO4作为净水剂的优点除铁无毒,能消毒杀菌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探究高铁酸钾的稳定性。
(实验1)将适量K2FeO4固体分别溶解于pH为 4.74、7.00、11.50的水溶液中,配得FeO42-浓度为1.0mmol•L-1(1mmol•L-1=10-3mol•L-1)的试样,静置,结果见图1。
(实验2)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的水溶液中,配制成FeO42-浓度为1.0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 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结果见图2。
(实验结论)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7)常温下,某水溶液含有Fe3+,Cu2+,调节溶液pH=10时,两种氢氧化物沉淀共存,已知该温度下, Ksp(Fe(OH)3)= a, Ksp(Cu(OH)2)= b,则溶液中C(Fe3+)/C(Cu2+)=___________。
4.
为测定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方案Ⅰ.沉淀分析法,甲组同学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实验时,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2)洗涤沉淀B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m g,沉淀质量为n 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方案Ⅱ:气体分析法,乙组同学的主要实验流程图如下:

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4)该实验中装置B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减少实验误差,在反应前后都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B溶液最好采用_______(以下选项中选择)使测量误差较小。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硫酸铜溶液
(8)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Ⅰ.沉淀分析法,甲组同学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实验时,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2)洗涤沉淀B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m g,沉淀质量为n 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方案Ⅱ:气体分析法,乙组同学的主要实验流程图如下:

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4)该实验中装置B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减少实验误差,在反应前后都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B溶液最好采用_______(以下选项中选择)使测量误差较小。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硫酸铜溶液
(8)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Ⅰ.欲配制0.18 mol·L-1醋酸钠溶液500 mL,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g无水醋酸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 mL溶液。定容时若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则所配制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二:用体积均为250 mL且浓度均为________ mol·L-1的醋酸与氢氧化钠两溶液混合而成(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Ⅱ.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例如白磷(P4)可以与过量的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NaH2PO2(次磷酸钠)。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aH2PO2为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3)已知NaH2PO2水溶液pH>7,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2PO2水溶液pH>7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3PO2及 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 Ag+ 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则氧化产物为: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方案一: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g无水醋酸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 mL溶液。定容时若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则所配制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二:用体积均为250 mL且浓度均为________ mol·L-1的醋酸与氢氧化钠两溶液混合而成(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Ⅱ.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例如白磷(P4)可以与过量的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NaH2PO2(次磷酸钠)。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aH2PO2为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3)已知NaH2PO2水溶液pH>7,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2PO2水溶液pH>7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3PO2及 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 Ag+ 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则氧化产物为: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单选题- (共8题)
6.
如图所示进行电化学实验,电极材料为铜和另一电极X,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电极上既可能发生反应:Cu-2e- =Cu2+,又可能发生 Cu2++2e- =Cu |
B.该装置既可实现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又能实现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
C.X电极上既可能产生H2,又可能产生O2 |
D.该装置既可做电镀铜的实验,又可以研究精炼铜的原理 |
7.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B.b的一氯代物有5种 |
C.a、b和c均能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
D.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
8.
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凡是直径在在1-100nm 之间的粒子都属于胶体 |
B.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漂白性 |
C.苯,二甲苯,硝基苯都是芳香烃 |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B.用水可以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
C.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2=CHCl,该单体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
D.与H2加成反应生成异戊烷的物质一定是烯烃 |
10.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猪油、麻和 蚕丝 ,纸张 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B.检验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是否完全可以冷却后取样直接滴入碘水 |
C.糖类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
12.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0.5 mol·L-1的稀硫酸240 mL,现给出下仪器:①5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 ⑤25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配置过程一定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②③⑤⑥⑦ | B.③④⑤⑥⑦ | C.①③⑤⑥⑦ | D.①③⑤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