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2017江苏]铁氮化合物(FexNy)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某FexNy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
(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酮(
)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1 mol 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3)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FexNy的晶胞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 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图−2 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酮(

(3)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FexNy的晶胞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 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图−2 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团队发现在温度较高时未能提取到青蒿素,最终确认只有采用低温、乙醚冷浸等方法才能成功提取青蒿素。下面反应是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双氢青蒿素: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较高温度下未能提取到青蒿素的原因与分子中存在非极性的O—O键的不稳定性有关 |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
C.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水溶性好,所以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 |
D.青蒿素属于酯类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 |
3.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实验 | 结论 |
A. | 将乙醇-浓硫酸混合液在170℃下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 生成乙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D. | 将盛有物质的量比为1:4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插入饱和食盐水中,在光源照射下一段时间,试管内液面上升,但未能充满试管 | 生成的氯代甲烷中有不溶于水的气体 |
A. A B. B C. C D. D
4.
已知: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
B.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D.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
5.
下图是先用浓硫酸与乙醇反应制取乙烯,再由乙烯与Br2反应制备1,2-二溴乙烷(熔点:9.5℃,沸点:131℃)的反应装置(加热和加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仪器X使用前要先拔掉上口的玻璃塞 |
B.装置B的作用是防堵塞安全作用 |
C.若略去装置C,会使液溴部分损耗 |
D.装置E是尾气处理装置,主要吸收尾气中的溴蒸气,防止污染环境 |
7.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在a mol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N= 2a×6.02×1023 |
B.热稳定性:MgCO3 > CaCO3 |
C.熔点:MgO < MgCl2 |
D.沸点:Na < K |
8.
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HCN | S8 | SF6 | B12结构单元 |
结构模型 示意图 | ![]() | ![]() | ![]() | ![]() |
备注 | / | 易溶于CS2 | / | 熔点1873 K |
A.HCN的结构式为H—C≡N,分子中“C≡N”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
B.固态硫S8属于原子晶体,分子中S原子采用sp3杂化 |
C.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分子构型为八面体型 |
D.单质硼属于原子晶体 |
9.
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
B.氢键;氢键;极性键 |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
12.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
C.蒸馏完毕时,先停止加热,再关闭冷凝水 |
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 |
13.
下列实验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 ![]() | 该仪器为滴定管,可用来盛装NaOH溶液 |
B | ![]() | 该仪器为酒精喷灯,用于高温加热 |
C | ![]() | 该仪器为洗气瓶,可用于气体的除杂 |
D | ![]() | 该仪器为吸滤瓶,可用于减压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4.
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
15.
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1。已知:Mg与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必须要缓慢通入干燥的N2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
B.若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N2,其主要的缺点是制得的MgBr2中含有杂质。 |
C.装有无水CaCl2固体A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 |
D.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可防止乙醚、溴等的挥发 |
16.
MnSO4是制备高纯MnCO3的中间原料。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备少量MnSO4溶液,反应原理为:MnO2+H2SO3=MnSO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
B.若不通N2,则烧瓶中的进气管口容易被堵塞 |
C.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则反应液中c(Mn2+)/c(SO42-)的浓度之比变大 |
D.石灰乳对尾气的吸收效果比澄清石灰水更好 |
17.
某学生探究0.25mol/L Al2( SO4)3溶液与0.5mol/L Na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I中,白色沉淀a是Al(OH)3 |
B.实验2中,白色沉淀b含有CO32- |
C.实验l、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无关 |
D.检验白色沉淀a、b足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3.选择题- (共5题)
4.实验题- (共1题)
23.
四氯化锡(SnCl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在加热下直接氯化来制备。已知:四氯化锡是无色液体,熔点-33 ℃,沸点114 ℃。SnCl4极易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烟。实验室可以通过下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 (夹持装置略)。

(1)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Ⅱ中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装置Ⅶ的作用为_______;
(3)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装置Ⅲ,在Ⅳ中除生成SnCl4 外,还会生成的含锡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5)实验用锡粒中含有杂质Cu.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测定锡粒的纯度.
第一步:称取0.613g锡粒溶入足量盐酸中,过滤;
第二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FeCl3溶液,将Sn2+氧化成Sn4+;
第三步:用0.1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未配平):Fe2+ + Cr2O72- + H+→Cr3+ + Fe3+ + H2O
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若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16.0 mLK2Cr2O7溶液,试写出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_(仅写计算结果,锡的相对原子质量按119计算)

(1)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Ⅱ中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装置Ⅶ的作用为_______;
(3)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装置Ⅲ,在Ⅳ中除生成SnCl4 外,还会生成的含锡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5)实验用锡粒中含有杂质Cu.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测定锡粒的纯度.
第一步:称取0.613g锡粒溶入足量盐酸中,过滤;
第二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FeCl3溶液,将Sn2+氧化成Sn4+;
第三步:用0.1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未配平):Fe2+ + Cr2O72- + H+→Cr3+ + Fe3+ + H2O
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若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16.0 mLK2Cr2O7溶液,试写出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_(仅写计算结果,锡的相对原子质量按119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