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八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20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

1.计算题(共2题)

1.
小明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找到一瓶没有标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盐酸,为确定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0g碳酸钙于烧杯中,滴入50.0g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55.6g溶液(注:忽略CO2的溶解性)。
(1)产生CO2的质量是______;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2.
最近科学家研究确认,一些零食特别是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回答:
(1)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2.推断题(共1题)

3.
如图所示,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化合物,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F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还可能有CO2或CO2和CO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中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交流与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
(解释与应用)(6)日常生活中厨房里的燃气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CO,人吸入较多CO会发生中毒,中毒的原理是CO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它失去输氧功能,因此厨房里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透气,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4.单选题(共14题)

5.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铁锅生锈C.燃放鞭炮D.粮食酿酒
6.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D.
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镁、锌、铁都是活泼金属,所以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所以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8.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莫西林属于氧化物
B.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C.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
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
10.
下列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此图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
B.此图中附着在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此图中铝表面有划出的痕迹,说明硬铝比铝的硬度大
D.此图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1.
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B.Z>Y>X
C.Y>X、Y>ZD.X>Y、Z>Y
12.
在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渣中只有Ag
B.滤渣中有Ag、Cu、Mg
C.滤渣中有Ag、Cu、Fe,滤液中有Mg2+、Fe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Mg2+、Fe2+
13.
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B.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作导线
D.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14.
根据你现在所学的初中化学知识,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得以实现的是(  )
A.B.C.D.
15.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B.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6.
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蔗糖C.白醋D.面粉
17.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B.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18.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一日发生泄漏,其影响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不要开发核能发电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

5.选择题(共1题)

19.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6.填空题(共4题)

20.
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两个硫离子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
(4)食盐的主要成分_____。
2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氯化钠、硝酸钾、醋酸、二氧化硫、石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请填化学式)
(1)农业上用来选种的是_____;
(2)能除去铝壶中水垢的是_____;
(3)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
(4)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_____。
22.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 性(填“导电”或“延展”)
(2)为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了铝丝、银丝、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是_____。
23.
2017年上半年长沙市启动“蓝天保卫战”的行动,对空气污染治理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对散煤燃烧、扬尘、机动车污染、工业企业污染、餐厨油烟废气等问题强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三大化石燃料为_____、石油、天然气,其中天然气是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中酒精灯的燃料为酒精,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4.
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某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  b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如果用F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_____端进入(填c或d)。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