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表示某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常温下A、C是由相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茵作用;D、I、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 H均为黑色固体,K为红棕色粉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 ,H ________ 。
(2)在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图中①-⑦七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共有________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 ,H ________ 。
(2)在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图中①-⑦七个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共有________个。
2.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性质 | 类别 | 用途 |
A |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 化学性质 | 制作叶脉书签 |
B | 液氮汽化时会吸热 | 物理性质 | 用作保护气 |
C | 生石灰遇水放热 | 物理性质 | 用作干燥剂 |
D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化学性质 | 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
A.A | B.B | C.C | D.D |
4.
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溶液为酸性
B. b点恰好完全反应
C. 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 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A. a点溶液为酸性
B. b点恰好完全反应
C. 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 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5.
截至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铕的元素序数是63 |
C.铕原子中的中子数为89 |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
7.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 |
B.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8.
下列除杂所用试剂以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实验操作 |
A | MnO2(KClO3) | 水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CO2(CO) | O2 | 点燃 |
C | KCl | 稀硫酸 | 蒸发结晶 |
D | 铁粉(碳粉) | 稀盐酸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9.
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
10.
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
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 |
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冷却甲的热饱和溶液 |
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 |
11.
“神舟飞船” 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国之重器。但神州飞船中必须建立水循环体系,才能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水的循环体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
B.氢氧燃料电池中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
C.氢氧燃料电池中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水都是化合物 |
D.污水和排泄物不能向太空中排放,必须净化处理 |
3.选择题- (共1题)
4.实验题- (共1题)
13.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若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____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或E装置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若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____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或E装置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