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分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95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推断题(共2题)

1.
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
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其中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碱,C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E在工业上广泛的应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将它们配成溶液后,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B与D混合可得到钡餐,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

(1)写出A、E的化学式:
A______,C______  E_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工业上通过侯氏制碱原理实现C转变为D:过程中向饱和的C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析出小苏打,同时生成一种铵盐氮肥,反应方程式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未名工作室兴趣小组欲测定某铁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是_______g;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提出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未名化学教研团队的老师了解到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硫和另一种气体。他们决定对这种未知气体进行探究。
(作出假设)小红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她的依据是______。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
(查阅资料)
(1)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浑浊,且反应形势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很相似。
(2)SO2会使品红溶液褪色
(3)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吸收SO2
(实验)

(4)装置连接顺序为:A-C-D-B-E-B-F-B,D的作用是______,若F装置中无现象,请写出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请写出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4.单选题(共19题)

5.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
金属R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可能减少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8.
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2+2KI=2KBr+I2; Cl2+2NaBr=2NaCl+Br2.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  )
A.I2、Br2、Cl2B.Br2、Cl2、I2C.Cl2、I2、Br2D.Cl2、Br2、I2
9.
镁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 )
A.质子数=中子数=12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
C.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
D.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
10.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B.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2.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14.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15.
下列依据实验目进行的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水的变化
B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分别灼烧,闻气味
C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含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白色固体
分别加适量的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16.
小颖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过量的Ca(OH)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D.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17.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沙子B.食盐C.面粉D.橄榄油
18.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 a = 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 b
19.
现有Na2SO4、NaOH、NaCl、Na2CO3四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与其它四种不同物质中的一种反应,都有同一种化合物X生成,则化合物X的化学式可能为下列物质中的(  )
A.B.AgClC.D.
20.
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NaOHB.H2OC.MgD.CaCO3
21.
无色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3溶液、CuO固体、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
 
 AgNO3溶液
CuO固体
 NaOH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1溶液B.Ca(OH)2溶液
C.稀硝酸D.稀盐酸
22.
2018年10月31日,徐州举办第五个“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主题是“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城市发展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要加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C.要贯彻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原则
D.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去灌溉农田
23.
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振荡试管 C. 放回滴瓶    D. 检查气密性

5.选择题(共3题)

24.计算(   )
25.计算(   )
26.质数加1后就是偶数.

6.多选题(共1题)

27.
室温下,向CuC12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a克;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B.滤液中一定含有
C.滤渣中一定只含有Fe、CuD.加入铁粉的质量一定小于a克

7.填空题(共2题)

28.
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m(N):m(O) 两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9.
用化学符号或示意图填空:
两个氢原子______;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4个氨气分子______;
硫酸根离子______;氧化铁______;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8.实验题(共3题)

3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同学们在制出二氧化碳后又进行了相关的系列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A装置制气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4)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31.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
(3)要制的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__的洗气瓶.
(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__(填序号)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2.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用100mL的量筒等仪器组装成的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从图中可以看出,a连接电源的______极,______(填“甲”或“乙”)量筒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汽水   B 矿泉水 C 蒸馏水    D 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3)净水时,为了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
(4)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问题,生活中可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5)图2是小刚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膨松棉、活性炭、细沙、小卵石等)制作的一个简易净水器。图2中的②处是______(填上述物质名称)。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6)图3是过滤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