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87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4

1.计算题(共1题)

1.
已知某禽类的蛋壳中钙元素的含量为杂质中不含钙元素。取样,将其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xg。下列有关推理错误的是(   )
A.可以计算出10g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
B.可以推理出x的数值,计算出产生的质量
C.可以计算出10g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D.可以计算出稀盐酸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2.简答题(共3题)

2.
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坩埚、铁架台、烧杯、药匙中,可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架台底座表面涂漆的目的是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在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
根据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来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除去氮气中的二氧化碳,某同学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

(1)请设计实验证明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溶液是否还能继续吸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气体,请在图中标出瓶内试剂的名称并补画充完整B图。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5.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化合物A、B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

(1)写出“C一B”、A与D反应且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物质A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

4.流程题(共1题)

6.
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用途广泛。
(1)向盛有澄清石灰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酸时,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为了确定其中溶质的成分,不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
A 二氧化碳
B 铁
C 碳酸钠
D 氧化铜
(2)因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______填写化学用语,故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因为构成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______。
(3)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中含有NaCl、、泥沙等物质,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去除之后可获得精盐,为了从中提取氯化镁和氯化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Ⅰ、写出步骤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步骤⑤⑥序颠倒会导致什么后果______?
Ⅲ、在步骤⑦若加入的盐酸略过量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
Ⅳ、实验最终所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整个过程中,能够引起氯化钠质量增多的化学反应共有几个______?
(4)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其中含少量氯化钠。向盛有6g食用碱的烧杯内加入足量的水,搅拌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5.0g。请计算该食用碱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0题)

7.
氢氧化钴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钴在铜之后B.氢氧化钴可溶解于水
C.为置换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氢氧化钴可干燥HCl
8.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1个乙醇分子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3个氢分子构成
9.
“老家河南,味道中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洛阳牡丹花茶香飘万里
B.灵宝苹果酿成醋、白酒
C.信阳茶农掐叶收“毛尖儿”
D.新郑大枣风干、切片儿
10.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天然水的净化流程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B.“水的净化”中的“水”和净化后的自来水是混合物
C.电解水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从构成上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B.氧化物:氧化铝、冰、干冰
C.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棉花
D.金属材料:生铁、塑钢、铝合金
12.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固体
溶液
y轴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水的质量
B
铁粉和铜粉
硫酸铜溶液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C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稀盐酸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稀盐酸
二氧化碳的体积
 
A.AB.BC.CD.D
13.
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学肥料不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NO3B.KH2PO4C.KNO3D.NH4H2PO4
14.
如图是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据此可推测其具有的性质,则猜想该气体可能为(   )
A.B.C.COD.
15.
下列是分析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获得滤液
 
A.B.C.D.
16.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举措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电和每一张纸
B.冬季取暖以电、天然气代替燃煤,有效防治酸雨
C.以步行、单车形式代替燃油车辆进行日常出行
D.促进农村秸秆还田和启动各种粪污资源化利用

6.多选题(共1题)

17.
“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口”中应填写“S”,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其原子的质子数为14,相对原子质量为
C.m、n分别为14、2,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D.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电子形成,其氧化物为

7.填空题(共4题)

18.
将乙醇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
未知1
未知2
0
0
0
反应后质量
0
0
   
   
待测
 
未知2和待测的值分别是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______;“道口烧鸡”是安阳的一张“名片”,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20.
一废旧电器部件含有Zn、Fe、Cu三种金属,若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滤液为浅绿色,则滤纸上的固体中一定有______,可能有______。
21.
在不同温度时和K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依据数据绘制出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M”或“N”;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的KCl溶液蒸发______水或加入______KCl,答对一个即可,可获得的溶液。

8.实验题(共4题)

2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了
B.证明的密度比空气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配制的澄清石灰水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进行了探究。

(1)若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某同学发现试管口有少量的水滴出现,请说明水不是生成物的原因______。
(2)在选用B装置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中,李老师在教材实验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补充了“在试管中加入5mL水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增补该操作的目的是想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所示是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D.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25.
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后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和白磷,红磷发生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燃烧匙中的白磷提出水面,再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也被点燃。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高能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燃烧匙里的白磷先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通过该实验,我们发现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不严谨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