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三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8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计算题(共1题)

1.
某钙片的标签如图,且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主要成分
碳酸钙(CaCO3)维生素 D;
规格
每瓶 50 片,净重 40 克
含钙量
每片含钙0.75克
 
(1)根据标签中的含钙量,计算出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克_____?(写过程)
(2)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
(3)其中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已知维生素 D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84:11,每个维生素 D 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氧原子,请写出维生素 D 的化学式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将一种无色液体 A 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无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 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C,将金属 E 红热伸入盛有气体 C、瓶底有液体 D 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F。
(1)写出它们的名称:B_____;C_____; F_____。
(2)黑色粉末 B 在 A 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作用。
(3)写出电解 D 的表达式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单选题(共9题)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C.石蜡熔化D.铁水铸锅
4.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B.由“”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C.该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不燃烧
B.化合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C.不使用催化剂,加热双氧水也能分解出氧气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双氧水分解出比理论值更多的氧气
6.
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存在于许多酒以及菠萝、香蕉等果品中.白酒中主要成分乙醇与少量存在的乙酸缓慢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白酒带香味,这也是陈酿越陈越珍贵的原因.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由14个原子构成
B.乙酸乙酯是一种氧化物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D.乙酸乙酯中碳、氧、氢元素质量比为2:4:1
7.
如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③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B.①和②代表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C.硫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 16,相对原子质量是 32.06,硫为非金属元素
D.①所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8.
在化学实验中,水有多种用途,如:①改变物体的温度;②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③溶解某些物质;④用于清洗;⑤吸收热量,保护仪器;⑥导电;⑦隔绝空气;⑧收集气体。下列课本中的实验设计中,涉及上述水的用途的有(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⑤⑦C.②③⑤⑦⑧D.②⑤⑦⑧
9.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
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森林着火,砍掉部分树木设置隔离带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原子
 
A.AB.BC.CD.D

4.填空题(共2题)

12.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3 个铜原子_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微粒_____;
(3)人体血红素中的亚铁离子_____
(4)标出硫酸铝中硫元素化合价_____。
13.
分析下图内容回答问题。

(1)左图中海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_(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
(2)右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试管B所对应的是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5.实验题(共1题)

14.
结合图 1 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洁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代号),可用______法收集氧气;此反应的表达式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 2 所示的实验,发现 H 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写出 G 中反应的表达式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 B 也能制取氧气,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该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
(4)若用装置 E 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则气体应从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