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的熔点为231℃;Sn2+易水解、易被氧化。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SnSO4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该过程中Sn2+转化为Sn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路线如下:

①步骤Ⅰ加入Sn粉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生成S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Ⅳ中检验Sn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已洗净。
⑤步骤Ⅴ由SnSO4溶液得到SnSO4晶体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 、 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1)SnSO4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该过程中Sn2+转化为Sn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路线如下:

①步骤Ⅰ加入Sn粉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生成S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Ⅳ中检验Sn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已洗净。
⑤步骤Ⅴ由SnSO4溶液得到SnSO4晶体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 、 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2.推断题- (共1题)
2.
常温下,酸性溶液A中可能含有NH4+、K+、Na+、Fe2+、Al3+、Fe3+、CO32-、NO3-、Cl-、I-、SO42-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气体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消耗Cu 144g,则最多生成气体丙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
依据上述实验,某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后认为: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有NH4+、K+、Na+ 、Cl-、SO42-。为进一步确认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分别取100ml废水又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4)根据上述实验可进一步确定NH4+、K+、Na+ 、Cl-、SO42-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沉淀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气体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消耗Cu 144g,则最多生成气体丙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
依据上述实验,某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后认为: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有NH4+、K+、Na+ 、Cl-、SO42-。为进一步确认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分别取100ml废水又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4)根据上述实验可进一步确定NH4+、K+、Na+ 、Cl-、SO42-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沉淀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3.
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Ba(OH)2和K[Al(OH)4]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 + CO2 = BaCO3↓+ H2O |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H)4]-+ CO2 = 2Al(OH)3↓ +CO32-+ H2O |
C.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
4.
以下除杂方法(括号内为少量杂质)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NH4Cl溶液(FeCl3溶液) | NaOH溶液 | 过滤 |
B | CO2(SO2) | 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 洗气 |
C | SiO2(Al2O3) | NaOH溶液 | 过滤 |
D | NaBr溶液(NaI) | 氯水、四氯化碳 | 萃取、分液 |
A.A | B.B | C.C | D.D |
5.
分別进行下列操作,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一溶液中滴加Ba(NO3)2和HNO3混合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将KI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还原性:Fe2+>I- |
C | 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 溶液中出现凝胶 | 非金属性:Cl>Si |
D | 向某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 | 溶液显红色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A.A | B.B | C.C | D.D |
6.
已知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
B.③、④、⑥中依次盛装浓H2SO4、酸性氯化亚铁溶液、碱石灰 |
C.实验结束后,取⑤中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
D.②的作用为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热时①中的溶液进入③中 |
7.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常用作抗氧化剂,说明它具有还原性 |
B.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 |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受潮、氧化变质 |
D.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
4.实验题- (共1题)
8.
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使用掺杂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①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②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③PCl3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④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检査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关闭K1,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通过控制K1、K2能除去A、B装置中的空气,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4)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
①迅速称取1.00 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 mL溶液;
②取以上溶液25.00 mL,向其中加入淀粉作为指示剂
③向其中加入 0.1000 mol·L-1碘水,充分反应,当达到终点时消耗碘水溶液6.9mL。已知:H3PO3+H2O+I2===H3PO4+2HI,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
滴定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0.1000 mol·L-1的碘水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烧杯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容量瓶未干燥
E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溶解碘时放热,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并定容
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已知:①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②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③PCl3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④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PCl3 | -112 | 75.5 |
POCl3 | 2 | 105.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检査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关闭K1,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通过控制K1、K2能除去A、B装置中的空气,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4)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
①迅速称取1.00 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 mL溶液;
②取以上溶液25.00 mL,向其中加入淀粉作为指示剂
③向其中加入 0.1000 mol·L-1碘水,充分反应,当达到终点时消耗碘水溶液6.9mL。已知:H3PO3+H2O+I2===H3PO4+2HI,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
滴定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0.1000 mol·L-1的碘水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烧杯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容量瓶未干燥
E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溶解碘时放热,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并定容
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