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把6.1克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到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5克,求:(保留一位小数)
(1)制取的氧气是多少克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1)制取的氧气是多少克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2.简答题- (共3题)
2.
用事实来证明分子的特性: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小。请再举二例说明分子的另外两个特性:
(1)分子是不停运动的:______;
(2)分子间有间隔:______。
(1)分子是不停运动的:______;
(2)分子间有间隔:______。
4.
常温下,氯气(Cl2)能溶于水,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够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次氯酸还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等的漂白剂。请回答:
(1)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用自来水(密度视为1g/cm3)配制1%的下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B 纯碱溶液;C 烧碱溶液;D 硝酸钾溶液。
(3)蓝色石蕊试纸(含有机色素)遇到新制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______。
(1)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用自来水(密度视为1g/cm3)配制1%的下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B 纯碱溶液;C 烧碱溶液;D 硝酸钾溶液。
(3)蓝色石蕊试纸(含有机色素)遇到新制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_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6.
制作松花皮蛋所用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水等物质,制作时须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8.
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不含铜 | B.滤液中含FeCl2和CuCl2 |
C.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 D.滤液中含FeCl2和HCl |
9.
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红色 | B.蓝色 | C.紫色 | D.无色 |
4.选择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4题)
17.
学会归纳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完成下面空格:从物质的分类看,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从构成物质的粒子看,有分子______、______。
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素有黄河之肾之称的黄河甘南湿地日趋萎缩,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1)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湿地的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湿地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其过程可以表示为:
淀粉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2)“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是保护湿地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引起湿地水体污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湿地的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湿地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其过程可以表示为:

(2)“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是保护湿地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引起湿地水体污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