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方案,用来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方法是______。分离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一种)。
(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4)步骤③中为什么加入适量的B物质而不是过量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方法是______。分离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一种)。
(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4)步骤③中为什么加入适量的B物质而不是过量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鸡蛋壳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稀盐酸的质量 | 鸡蛋壳的质量 | 剩余物的质量 |
100g | 12g | 108.7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如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提高加热温度,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讨论,认为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还有______ (答一种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______。有同学认为此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途径有可能______。
A 碳和氧化铜反应不彻底生成
B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
C 试管里空气中本身含有一氧化碳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_____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__。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如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提高加热温度,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讨论,认为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还有______ (答一种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______。有同学认为此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途径有可能______。
A 碳和氧化铜反应不彻底生成
B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
C 试管里空气中本身含有一氧化碳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 10%红墨水溶液 | 同一规格除味剂 | 溶液褪色的时间 |
① | 10mL | 5g | 10min |
② | 10mL | 10g | 5min |
③ | 10mL | 12g | 4min |
④ | 10mL | 15g | 4min |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_____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__。
4.
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①白色沉淀A是CaCO3,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①白色沉淀A是CaCO3,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过滤 | ______ | 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 |
2、取少量步骤1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 ______ | |
3、______ | ______ |
4.单选题- (共10题)
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②Fe③Fe2+④H2O2⑤NaCl ⑥SO32-
①Ne②Fe③Fe2+④H2O2⑤NaCl ⑥SO32-
A.![]() ![]() ![]() |
B.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 |
C.![]() ![]() |
D.![]() ![]() |
7.
谢毅教授、孙永福特任教授是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研究专家,他们设计出种新型电催化材料,能够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酸,(甲酸的化学式为HCOOH)。下列有关甲酸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
B.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C.甲酸属于氧化物 |
D.甲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 |
8.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9.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对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 ![]() |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 ![]() |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锈迹:![]() |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 象 | 结论 |
A |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 | 木条燃烧更旺 |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
B | 将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 | 液体温度下降 | 物质溶解伴随能量变化 |
C |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 红色消失 | NaOH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
D |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片放入 CuSO4溶液中 | 无固体析出 | 铝不如铜活泼 |
A.A | B.B | C.C | D.D |
12.
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
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 |
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
1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铁粉 ![]() |
B.NaCl溶液![]() |
C.CO气体![]() |
D.![]() ![]() |
14.
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 B.严禁焚烧垃圾 |
C.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 D.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