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此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和质量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____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和质量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____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如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提高加热温度,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讨论,认为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还有______ (答一种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______。有同学认为此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途径有可能______。
A 碳和氧化铜反应不彻底生成
B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
C 试管里空气中本身含有一氧化碳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_____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__。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如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提高加热温度,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讨论,认为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还有______ (答一种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______。有同学认为此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途径有可能______。
A 碳和氧化铜反应不彻底生成
B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
C 试管里空气中本身含有一氧化碳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 10%红墨水溶液 | 同一规格除味剂 | 溶液褪色的时间 |
① | 10mL | 5g | 10min |
② | 10mL | 10g | 5min |
③ | 10mL | 12g | 4min |
④ | 10mL | 15g | 4min |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_____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__。
3.
合肥某中学兴趣小组同学看电视报道说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否则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一起对洁厕灵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
(2)洁厕灵中所含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猜想与假设)猜想1: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NaCl
猜想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
(讨论交流1)同学们认为猜想1不合理,因为_____。
(设计并完成实验)
写出该试管中发生的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讨论交流2)(1)请你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检验洁厕灵的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2)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请完成反应方程式。2HCl+NaC1O=NaCl+_____↑+H2O
(提出问题)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
(2)洁厕灵中所含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猜想与假设)猜想1: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NaCl
猜想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
(讨论交流1)同学们认为猜想1不合理,因为_____。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洁厕灵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 | _____ | 猜想2成立 |
写出该试管中发生的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讨论交流2)(1)请你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检验洁厕灵的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2)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请完成反应方程式。2HCl+NaC1O=NaCl+_____↑+H2O
3.计算题- (共1题)
4.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硫酸,小明为了测定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加该硫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了5g该硫酸。请计算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简答题- (共1题)
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手机是现代生活中最普遍的信息联通工具。如图是一款手机图片。

(1)所标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_____。
(3)手机内部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是将裸露的铜浸没在氯化铁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请写出印刷电路板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手机中含有近40种金属元素,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存在的重要意义是:_____。

(1)所标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_____。
(3)手机内部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是将裸露的铜浸没在氯化铁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请写出印刷电路板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手机中含有近40种金属元素,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存在的重要意义是:_____。
5.单选题- (共10题)
6.
硼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单质硼(化学式为B)获取的方法:2BC13+3H2
6HCl+2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硼与稀盐酸易发生反应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
8.
风油精是家庭常备药。常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以及蚊虫叮咬、晕车等引起的不适。它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丁香酚(C10H12O2),下列有关丁香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香酚属于氧化物 |
B.一定条件下丁香酚可以燃烧生成CO和H2O |
C.丁香酚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0:12:2 |
D.丁香酚的一个分子中含1个氧分子 |
9.
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世界各国都加大资金研究,我国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治金、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如图为稀土元素镧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下面有关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镧原子核外质子数为57 |
B.镧原子的质量为138.9 |
C.镧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金属镧的核外电子数为57 |
10.
比较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各物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硫酸和碳酸氢钠都含氢元素,二者都是酸 |
B.铁在空气中易锈蚀,而铝很耐腐蚀,说明铁比铝活泼 |
C.无色酚酞遇火碱变红色,遇纯碱也变红色,它们都属于碱性物质 |
D.氧化钙和浓硫酸分别加入水都放热,都是发生化学变化 |
11.
2018年4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下的新一轮气候谈判在德国波恩开幕。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汽车尾气进行综合处理,尽可能减少废气排放 |
B.实行垃圾分装,对一些有害垃圾实行焚烧处理 |
C.使用天然气替代汽油和柴油作为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D.将有污染的工厂从城市搬离市区,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大气污染 |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100g水中加入40g甲,形成饱和溶液 |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 |
C.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50% |
D.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6.选择题- (共3题)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