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2.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都是单质 |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 |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
D.反应前后各元素都是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
8.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2O中的一种或多种。将该气体经过下列装置(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有关的实验现象依次是:NaOH固体质量增重;CuO由黑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NaOH溶液质量增加。分析错误的是


A.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CO、H2 |
B.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CO2、CO、H2 |
C.该实验方案无法确定水的存在情况 |
D.该实验方案无法确定二氧化碳的存在情况 |
11.
某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 80g 该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加热充分溶解,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A.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30 克/100 克水 |
B.M、N、P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次增大 |
C.把溶液从 P 点降温到 N 点一定析出晶体 |
D.M、N、P 点溶液中,有N、 M 点溶液一定饱和 |
15.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
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
2.填空题- (共2题)
18.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完成填空:
①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②体温计里的液态金属是_____(写化学式)。
③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写化学式)。
④炒菜时食盐溅到火焰上,看到火焰呈_____色。
⑤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是常见的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0.1mol 酒精中含_____克氧元素。
①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②体温计里的液态金属是_____(写化学式)。
③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写化学式)。
④炒菜时食盐溅到火焰上,看到火焰呈_____色。
⑤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是常见的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0.1mol 酒精中含_____克氧元素。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①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用“>” 或“<”或“=”表示)。
②三种物质中可能是气体的是_____。
③t2℃时,若将 70g 的甲物质加入到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该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_________(选填“A”、“B”或“C”)点;若加热该烧杯,升温至 t3℃,溶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_。
Ⅰ. 溶液变为饱和 Ⅱ. 溶解度增大 Ⅲ. 溶质增加 Ⅳ.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①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用“>” 或“<”或“=”表示)。
②三种物质中可能是气体的是_____。
③t2℃时,若将 70g 的甲物质加入到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该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_________(选填“A”、“B”或“C”)点;若加热该烧杯,升温至 t3℃,溶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_。
Ⅰ. 溶液变为饱和 Ⅱ. 溶解度增大 Ⅲ. 溶质增加 Ⅳ.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实验题- (共3题)
20.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结合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
②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_____(填编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在_____(选填“m”或“n”)处用带火星木炭验满。
③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并验证其可燃性,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检测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制氢气→_____→点燃,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实验室用足量锌与 50 克稀硫酸反应,制得 0.2 克氢气,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①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
②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_____(填编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在_____(选填“m”或“n”)处用带火星木炭验满。
③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并验证其可燃性,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检测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制氢气→_____→点燃,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实验室用足量锌与 50 克稀硫酸反应,制得 0.2 克氢气,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1.
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及实验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_____色。
②由图二可知:图一烧杯中盛放的原溶液是_____,判定该反应发生的依据是_____。
③实验滴加试剂过程中,若把烧杯里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得到白色固体,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该反应发生;若往烧杯里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_____,能证明该反应发生。
④a、b、c 三处对应溶液所含 NaCl 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_____色。
②由图二可知:图一烧杯中盛放的原溶液是_____,判定该反应发生的依据是_____。
③实验滴加试剂过程中,若把烧杯里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得到白色固体,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该反应发生;若往烧杯里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_____,能证明该反应发生。
④a、b、c 三处对应溶液所含 NaCl 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