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X、Y、Z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一步完成的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这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元素,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请写出:

(1)X的化学式为_____。
(2)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X的化学式为_____。
(2)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简答题- (共3题)
2.
将锌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可能呈什么颜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
(1)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可能呈什么颜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
3.综合题- (共1题)
5.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水能分别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为了探究Na2O2在潜水艇中反应后的物质,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模拟实验。请回答:

(1)检验C中是否盛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2)取少量反应后干燥管中的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没有气体产生。
①取一定量(2)中溶液先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滤、测得滤液的pH>7,操作方法是_____,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
②写出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另取一定量(2)中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请解释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产生气体的原因_____。
②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

(1)检验C中是否盛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2)取少量反应后干燥管中的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没有气体产生。
①取一定量(2)中溶液先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过滤、测得滤液的pH>7,操作方法是_____,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
②写出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另取一定量(2)中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请解释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产生气体的原因_____。
②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
4.单选题- (共14题)
6.
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
B.含有碳氢、氧元素 |
C.肯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无法判断 |
10.
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钠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氯分子分解为氯原子,氯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 |
D.该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与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
11.
将镁、铝、铁分别放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可能原因是( )
A.稀硫酸足量,镁铝、铁的质量比是3:2:3 |
B.稀硫酸足量,镁、铝、铁的质量比是12:9:28 |
C.三种金属足量,稀硫酸的质量比是12:9:28 |
D.三种金属足量,稀硫酸的质量比为24:27:56 |
13.
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
B.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C.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
D.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 |
15.
下列区分化肥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NH4)2SO4与NH4Cl:加熟石灰研磨 |
B.NH4HCO3与K2SO4:闻气味 |
C.NH4NO3与KCl:加水溶解 |
D.CO(NH2)2与磷矿物:观察外观 |
16.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物质一定是碱 |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
D.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
5.填空题- (共4题)
20.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从图中你所得到的信息_____(一条即可)。
(2)写出一个符合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写出从图中你所得到的信息_____(一条即可)。
(2)写出一个符合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
某种洗衣机的构件中有塑料面板、电动机、铝导线和铁螺丝钉等。其中,塑料面板的制作材料属于_____(填“合金”或“合成材料”);铝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和_____性;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23.
某同学做“配制100g 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如果他量取水时俯视刻度,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或“=”)6%.“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步骤是溶解、_____、蒸发结晶。这两个实验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5.
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我们可通过多种方法制得氨气,其反应原理通常为:
①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②CaO(固)+NH3·H2O
Ca(OH)2+NH3↑。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如图:

(1)若选用反应①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序号),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中学学过的一种常见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选用反应②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中学学过的一种常见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选用C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①2NH4Cl(固)+Ca(OH)2(固)



(1)若选用反应①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序号),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中学学过的一种常见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选用反应②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中学学过的一种常见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选用C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