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60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高温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碳粉完全消失。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小红对容器中的气体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 只有CO2   B 只有CO   C CO和O2的混合气体
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猜想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小明和小强均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铜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
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反思交流)小张认为,小明应先通气体一段时间方可加热,原因是_____。
2.
现有50g氯化钡溶液与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3g。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如图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如图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2)如图中A、B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实质为_____。
(3)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4.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所以生成其一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5.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Y→3ZB.n 的数值为 9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氢气用作火箭燃料
C.氮气用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7.
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种物质均为有机物B.反应前后H元素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8.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洗涤剂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
B.经常将用过的铝锅或铝壶擦拭得光亮如新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稀有气体大约占0.034%
D.烧碱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硝酸
9.
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分离原理
A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B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石油中各成分的熔点不同
C
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
20℃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
D
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A.AB.BC.CD.D
10.
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操作或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黑色固体是Fe3O4
B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
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C
探究某溶液的酸碱性
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
该溶液呈酸性
D
探究某氮肥主要成分
将该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该氮肥为铵态氮肥
 
A.AB.BC.CD.D
11.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鉴别的认识
B、化学与生活
①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②用水可鉴别食盐和氢氧化钠固体
③用酚酞试液可鉴别澄清石灰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烧碱溶液自制叶脉书签
③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安全
①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车用的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③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A.AB.BC.CD.D
12.
试管中分别盛装甲、乙的饱和溶液,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结合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是甲溶液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D.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D.称取7.56gNaOH

4.填空题(共2题)

14.
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
(2)标出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
(4)碳酸钠中阴离子是_____。
1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海苔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一种氧化物,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酸为_____(填名称);
(3)自然界的水都为混合物,生活中常用_____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5.实验题(共1题)

16.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①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稀盐酸还可以用来除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某同学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A点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_;
②BC段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