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5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简答题(共4题)

1.
同学们,你玩过“化学扑克”牌吗?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即可出牌;若多个玩家牌中的物质都能与上家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则按反应现象明显优先的原则进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
接下来就让它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知识的海洋:溶液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图甲是已出的一张牌,ABCD是四位玩家手中剩余的一张牌.

(1)甲图牌中的物质属于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接下来出牌的玩家是______(填标号),该玩家与甲图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本局最后三位玩家的出牌顺序是______(填标号,下同)、______、______.
2.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填“a”、“b”或“c”).
(3)C中试管内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一些化学反应,都在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化学就在你我的身边。
(1)老火靓汤强身健体,猪骨汤是其中之一。煲制猪骨汤的主要屎料有猪骨、鸡脚、甜玉米、胡萝卜、鸡骨草等。猪骨汤包含的营养素中除了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外,还有______、______等。因为猪骨汤中含有较丰富的离子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所以老年人饮用可以预防______。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3)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问题,科学家研究建立了如图所示的CO2新循环体系。根据关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③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以相互转化   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4.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___中,理由是__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__色。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
a 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 H2+CuOCu+H2O;
d CO+CuOCu+CO2
(实验过程)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_.
(2)装置D中的药品为______.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可用装有______(填试剂名称)的装置
A.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如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进一步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实验操作是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6.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所取样品的质量是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精确到0.1%)。_____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碱类
C.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9.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及所属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NaOH  烧碱  盐B.CO2固体干冰氧化物
C.Na2CO3 小苏打 酸D.Hg  水银  非金属
10.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鉴别CuSO4、NaOH、NH4NO3三种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木炭粉、CuO、Fe3O4三种黑色粉末
D.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H2SO4、KOH、NaCl三种溶液
11.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
B.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
C.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12.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锌  ②一定有铁    ③一定有铜    ④可能有锌   ⑤可能有铁   ⑥可能有铜.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⑥
13.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 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15.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16.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测溶液pH
C.过滤D.稀释浓硫酸
17.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18.
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19.
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正确的是
A. 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
B. 炒菜中加入适量的加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C. 在猪肉中加入大量的牛肉膏(一种添加剂),让猪肉有牛肉的口感
D. 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5.填空题(共1题)

20.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