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2Cu+O2+2H2SO2=2CuSO4+H2O

(1)反应中通常要先将电池铜帽粉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种,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
(3)步骤Ⅱ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的变化类型是______。
(4)加入物质D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反应中通常要先将电池铜帽粉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种,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
(3)步骤Ⅱ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的变化类型是______。
(4)加入物质D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
反应时间(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液温度(℃)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0.8 | 20.7 |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查阅资料)①20℃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是21.8g,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6g,硫酸钠的溶解度19.5g,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8g。
②碳酸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硫酸钡是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的白色固体;
③Ca(OH)2和Ba(OH)2的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碳酸氢钠溶液;④硝酸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认为假设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实验反思)请写出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提升)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生成碳酸钠,为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实验室常用先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的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反思)实验发现加氯化钡溶液比加氯化钙溶液实验结果更准确,原因是______。如果使用氯化钙溶液,要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改进实验的方法是______。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查阅资料)①20℃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是21.8g,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6g,硫酸钠的溶解度19.5g,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8g。
②碳酸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硫酸钡是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的白色固体;
③Ca(OH)2和Ba(OH)2的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Ca(OH)2 | 0.17g | 0.16g | 0.15g | 0.14g | 0.13g | 0.12g |
Ba(OH)2 | 2.48g | 3.89g | 5.59g | 8.22g | 13.12g | 20.94g |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碳酸氢钠溶液;④硝酸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认为假设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实验组别 | 操作、现象与结论 | 结论与评价 |
第一组 | 取少量的样品溶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②成立。 | 你认为此结论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
第二组 | 取少量的样品溶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猜想②成立。 | 此结论不正确,要想进一步确定猜想②成立,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
(实验反思)请写出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提升)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质生成碳酸钠,为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实验室常用先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的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反思)实验发现加氯化钡溶液比加氯化钙溶液实验结果更准确,原因是______。如果使用氯化钙溶液,要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改进实验的方法是______。
4.单选题- (共5题)
5.
如图示为元素周期表中三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
B.由氢、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 |
C.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 |
D.氢元素对应的单质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 |
6.
在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有二氧化碳,在分别向其中用注射器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示),请结合图象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 |
B.利用测量压强的变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
C.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 |
D.图①中瓶内气体压强最终与初始压强相当 |
7.
石墨纸是高碳磷片石墨经化学处理,高温膨胀轧制而成,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片,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及针对个人的助理设备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