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A.通过蒸馏酒精水溶液得到95%乙醇,再与生石灰混合,蒸馏可制得无水乙醇 |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C.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
2.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近期某地多次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霾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B.雾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关 |
C.“PM2.5”至今仍未纳入我国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
D.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是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表面进入人体 |
2.实验题- (共3题)
3.
I.血液中的钙离子平衡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如下:
①量取5.0mL血液样品,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
②量取10.0mL溶液,加入过量(NH4)2C2O4溶液,使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
③过滤并洗净所得的CaC2O4沉淀,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生成H2C2O4和CaSO4稀溶液;
④加入0.0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使H2C2O4完全氧化,同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mL.
(1)步骤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血样中Ca2+的含量为___g/L。
II.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①、②、③3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①量取5.0mL血液样品,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
②量取10.0mL溶液,加入过量(NH4)2C2O4溶液,使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
③过滤并洗净所得的CaC2O4沉淀,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生成H2C2O4和CaSO4稀溶液;
④加入0.0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使H2C2O4完全氧化,同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mL.
(1)步骤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血样中Ca2+的含量为___g/L。
II.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①、②、③3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4.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 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 Fe2O3、FeO、CaO、Al2O3 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____(写化学式,下同)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____(写化学式,下同)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资料:i.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ⅱ: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 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 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 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 根据___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资料:i.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ⅱ: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取样时间/min | 现象 |
i | 3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溶液呈红色 |
ii | 3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 |
ⅲ | 120 | 产生白色沉淀: 较30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min时变浅 |
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 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 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 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 根据___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