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2.流程题- (共2题)
2.
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_____(填“是”或“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种合理的补钙方法:_____。

(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_____(填“是”或“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种合理的补钙方法:_____。
3.
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____;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
(3)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____;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
(3)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单选题- (共14题)
7.
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甲丙 | D.丙甲乙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CO、H2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
B.CH4、CO、C2H5OH都有可燃性 |
C.C、S、P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
D.H2、O2、CO2都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
10.
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A.多数金属在地壳中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
C.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 |
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替代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12.
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丝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
B.导电性 |
C.导热性 |
D.可燃性 |
13.
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 B.Y>X>Z |
C.Y>Z>X | D.X>Z>Y |
14.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
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灌溉为喷灌、滴灌 ![]() | 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料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
C.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用各种化肥、农药 ![]() |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燃料 |
15.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9.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
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
D.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
6.选择题- (共4题)
7.填空题- (共2题)
24.
(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2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丙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 相似.
(4)在t1℃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g.
(5)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演技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丙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 相似.
(4)在t1℃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g.
(5)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演技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