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D为红色粉末。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CO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2)A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F→G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B的化学式为CO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2)A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F→G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工业铁红(Fe2O3)样品中可能混有一种黑色的金属氧化物杂质。根据工业制取铁红分析,该杂质可能是FeO或CuO,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样品中杂质及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甲组同学分别取质量相等的样品和Fe2O3,加入试管Ⅰ、Ⅱ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稀硫酸进行如图对照实验,并得出结论:样品中不含杂质,你认为该结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乙组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收集资料
①上述三种氡化物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氢气反应得到相应的金属单质和水。
②三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③铁粉中混有少量铜时,难以从金属颜色确定是否含有金属铜。
④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F→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填写操作编号)。
a.加热装置D中反应管
b.检验H2的纯度
c.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稀盐酸
③该实验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
实验分析与结论 乙组同学的两次实验数据如表:(两次实验工业铁红均与氢气完全反应)
①分析数据,你的实验结论是_____。
②请帮助乙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样品中杂质的成分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若该样品中不含杂质本题不必作答)

(1)甲组同学分别取质量相等的样品和Fe2O3,加入试管Ⅰ、Ⅱ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稀硫酸进行如图对照实验,并得出结论:样品中不含杂质,你认为该结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乙组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收集资料
①上述三种氡化物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氢气反应得到相应的金属单质和水。
②三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③铁粉中混有少量铜时,难以从金属颜色确定是否含有金属铜。
④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F→_____→_____→_____→
A.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各装置中加入药品,装置F中试剂X是_____溶液,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
a.加热装置D中反应管
b.检验H2的纯度
c.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稀盐酸
③该实验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
实验分析与结论 乙组同学的两次实验数据如表:(两次实验工业铁红均与氢气完全反应)
实验编号 | 加入装置D中工业铁红的质量(g) | 实验后装置E的增重(g) |
1 | 8.0 | 2.6 |
2 | 16.0 | 5.2 |
①分析数据,你的实验结论是_____。
②请帮助乙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样品中杂质的成分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若该样品中不含杂质本题不必作答)
3.流程题- (共1题)
3.
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
2CuSO4+2H2O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6题)
4.
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g |
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金属锂能与O2反应生成Li2O3 |
C.x=8时,图乙表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D.x=7时,图乙所示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 |
5.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
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
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
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
8.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
9.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检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 |
B.大力提倡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
C.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
D.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
5.填空题- (共1题)
10.
许多公共场所都配有消防器材,如图为某品牌水基型灭火器。

(1)该灭火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
(2)钢瓶表面刷油漆除美观、醒目外,还起到_____作用。
(3)灭火器顶部的接口采用黄铜而非纯铜制作,是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填“大”或“小”)。
(4)该类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射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

(1)该灭火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
(2)钢瓶表面刷油漆除美观、醒目外,还起到_____作用。
(3)灭火器顶部的接口采用黄铜而非纯铜制作,是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填“大”或“小”)。
(4)该类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射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
6.实验题- (共3题)
11.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12.
某实验小组同学配制100g10%的氯化钾溶液。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3)图示中有一处错误,该步骤是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4)最后配制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使用的砝码生锈
D 配好溶液后洒出部分液体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3)图示中有一处错误,该步骤是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4)最后配制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使用的砝码生锈
D 配好溶液后洒出部分液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