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 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方案 1)写出方案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方案 2)小华同学对方案 2 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反应后的 A、B 溶液混合(固体不倒入),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当混合物 C 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混合物 C 中有气泡冒出时,则溶液 A 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3)当混合物 C 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 C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方案 3)完成方案 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酚酞溶液;②pH试纸;③铁片;④稀硝酸;⑤氧化铜
(拓展)请选择与上述三种方案中不同类别的物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 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 加入的试剂 | 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二氧化碳 |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 A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
方案2 | 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_______ | |
方案3 | 试剂X | (结合下列题目作答) |
(方案 1)写出方案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方案 2)小华同学对方案 2 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反应后的 A、B 溶液混合(固体不倒入),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当混合物 C 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混合物 C 中有气泡冒出时,则溶液 A 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3)当混合物 C 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 C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方案 3)完成方案 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酚酞溶液;②pH试纸;③铁片;④稀硝酸;⑤氧化铜
(拓展)请选择与上述三种方案中不同类别的物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单选题- (共16题)
3.
不外加试剂能鉴别出来的一组物质是( )
A.NaOH、FeCl3、H2SO4、NaNO3 | B.Na2CO3、HCl、BaCl2、Ca(OH)2 |
C.Na2CO3、NaCl、K2SO4、Ba(OH)2 | D.KCl、NaNO3、CuSO4、BaCl2 |
7.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产生气体的速率相同 |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 N |
C.气体 M、N 的质量比为 1:2 |
D.检验 M、N 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 |
8.
用 W 管研究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分析错误的是( )


A.先通气体,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
B.该反应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
C.b 处白色粉末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 |
D.反应结束后 a 处可能还有黑色固体剩余 |
11.
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KCl 固体(KClO3) | 加入二氧化锰,加热 |
B | BaCl2溶液(HCl)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钡,过滤 |
C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D | 氯化钠溶液(硝酸钾) | 降温结晶 |
A.A | B.B | C.C | D.D |
12.
久置碱石灰(碱石灰成分是 CaO 与 NaOH 固体混合物)加入水中,解释合理的是( )
A.水足量时固体全部溶解 | B.溶液 pH 一定大于 7 |
C.溶液温度一定升高 | D.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
3.填空题- (共1题)
18.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②t3℃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2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 a和溶液 b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溶质质量 a=b B 溶液质量 a<b
C 溶剂质量 a<b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a>b

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②t3℃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2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 a和溶液 b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溶质质量 a=b B 溶液质量 a<b
C 溶剂质量 a<b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a>b
4.实验题- (共2题)
19.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0.1mol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的量,设计如图实验,二氧化碳不溶于油。

(1)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成功,请将B装置图画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B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适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结束关闭活塞,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mol 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在下图中画出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曲线_____。

(6)分析发现实验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体积比理论值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Ⅰ A 装置中有二氧化碳残留 Ⅱ 加入盐酸的量过多
Ⅲ 与量筒相连的导管中有水 Ⅳ 量筒读数时,仰视读数

(1)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保实验成功,请将B装置图画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B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适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结束关闭活塞,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mol 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在下图中画出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曲线_____。

(6)分析发现实验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体积比理论值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Ⅰ A 装置中有二氧化碳残留 Ⅱ 加入盐酸的量过多
Ⅲ 与量筒相连的导管中有水 Ⅳ 量筒读数时,仰视读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