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计算题(共1题)

1.
煅烧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00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2.简答题(共1题)

2.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下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品名
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
配料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
保质期
18个月
注意
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_____。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石蕊溶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_____;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_____,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3.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4.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推断题(共1题)

5.
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5.单选题(共18题)

6.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2H2↑+O2B.
C.3Fe+2O2Fe3O4D.
7.
工业上将赤铁矿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主要发生了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①C+O2═CO2 ②CO2+C═2CO ③CaCO3═CaO+CO2↑ ④Fe2O3+3CO═2Fe+3CO2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8.
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指零处
D.无法确定
9.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10.
小红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相同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装置Ⅰ的铁钉一侧的液面一定会上升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
C.比较铁钉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1.
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A.铁粉和铜粉混
B.黄铜
C.铁
D.氧化铁
12.
不属于赤铁矿冶铁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是(    )
A.C+O2CO2
B.CO2+C2CO
C.Fe2O3+3CO2Fe+3CO2
D.Fe3O4+4CO3Fe+4CO2
13.
“归纳法”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是小亮对有关铁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A.钢是纯净物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D.高温下,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可以得到铁
14.
下列金属单质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铁
B.金
C.铜
D.银
15.
下列关于金属及其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
C.黄铜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
D.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
16.
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18.
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
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氨水
浓盐酸
浓盐酸
 
A.A
B.B
C.C
D.D
19.
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  )
A.能用于除铁锈
B.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D.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0.
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
D.观察颜色可区别氯化钾与磷矿粉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B.用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
C.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生活和生产有利无弊
D.海鲜可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鲜
22.
根据一年来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粮食,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继续煮熟食用
B.塑料垃圾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发现燃气泄漏时,既不能开灯检查,也不能打开排气扇换气
23.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NH4HCO3C.Ca(H2PO42D.KCl

6.选择题(共3题)

24.在我们共同的班级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发生,如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打扫卫生,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班级图书角乱了,熟视无睹,懒得整理同学,违反纪律,不加制止,纵容包庇同学们抄袭作业,考试相互作弊……一切都无所谓,仿佛与自己无关。
25.在我们共同的班级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发生,如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打扫卫生,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班级图书角乱了,熟视无睹,懒得整理同学,违反纪律,不加制止,纵容包庇同学们抄袭作业,考试相互作弊……一切都无所谓,仿佛与自己无关。
26.在我们共同的班级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发生,如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打扫卫生,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班级图书角乱了,熟视无睹,懒得整理同学,违反纪律,不加制止,纵容包庇同学们抄袭作业,考试相互作弊……一切都无所谓,仿佛与自己无关。

7.填空题(共4题)

27.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金属镍(Ni),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分析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3)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28.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功能。
(2)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9.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则: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法提纯B;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那么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_____g。
30.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填“温度”或“压强”)。
(3)有些厂商开发了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用_____(填“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其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加强口感。

8.实验题(共1题)

31.
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乙>甲>戊
B.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