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3题)
1.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加入足量盐酸 | _____,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
B | 加入足量水 | 白色沉淀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C | 加入适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2.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结论]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理由是__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结论]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理由是__
3.
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
、
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 _______ | 含有铵根离子 |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 没有_______存在 |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 | _______ | 有![]() |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4.
60℃时将36g硝酸钾溶于204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g。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g。
3.简答题- (共2题)
5.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 .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6.
某班同学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甲方认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或碱反应;乙方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等。你愿意加入________方(填“甲”或“乙”),并说出你的一条辩论理由_______________(与上面所列理由不同)。
4.单选题- (共18题)
7.
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该反应利用铝的还原性,在高温下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D.铝、铁均是原子构成的物质 |
10.
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⑤ |
11.
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考察和研究,认为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可有效减少缺铁性贫血 |
B.熔点较高 |
C.价格便宜,不易生锈 |
D.传热慢,保温性能好 |
12.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
B.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
14.
T0C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A.① ③ ⑤ | B.② ④ ⑤ | C.② ④ | D.④ ⑤ |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
5.选择题- (共7题)
25.我们有一个新的剧场和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
We have a new{#blank#}1{#/blank#} and a large{#blank#}2{#/blank#} {#blank#}3{#/blank#} .
26.我们有一个新的剧场和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
We have a new{#blank#}1{#/blank#} and a large{#blank#}2{#/blank#} {#blank#}3{#/blank#} .
29.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30.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31.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6.填空题- (共3题)
32.
现有以下物质:
A 淀粉 B 小苏打 C 稀盐酸 D 活性炭 E 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2)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_;(3)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4)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5)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A 淀粉 B 小苏打 C 稀盐酸 D 活性炭 E 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2)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_;(3)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4)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5)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33.
_____和_____生成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