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湘东镇阳干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6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科学探究题(共3题)

1.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2.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结论]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理由是__
3.
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_______
含有铵根离子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没有_______存在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
_______
存在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________(选填“是”或“否”)可行,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4.
60℃时将36g硝酸钾溶于204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g。

3.简答题(共2题)

5.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某班同学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甲方认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或碱反应;乙方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等。你愿意加入________方(填“甲”或“乙”),并说出你的一条辩论理由_______________(与上面所列理由不同)。

4.单选题(共18题)

7.
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利用铝的还原性,在高温下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铁均是原子构成的物质
8.
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
9.
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D. 分子
10.
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⑤
11.
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考察和研究,认为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可有效减少缺铁性贫血
B.熔点较高
C.价格便宜,不易生锈
D.传热慢,保温性能好
12.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3.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液态的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14.
T0C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A.① ③ ⑤B.② ④ ⑤C.② ④D.④ ⑤
15.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7.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A. CO2 B. KOH C. NH3?H2O D. KCl
19.
“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用霉变的花生榨花生油
C.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
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20.
生活中最常见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是
A. NaOH    B. NaCl C. Na2CO3 D. NaHCO3
21.
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
D.观察颜色可区别氯化钾与磷矿粉
22.
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3.
集中处理废旧电池的主要目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的金属外壳
B.回收处理加工后重新出售
C.防止电池中的汞、镉、铅等对环境污染
D.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24.
两包粉末,一包铁粉、一包氧化铜粉末,快速鉴别开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加以鉴别
B.加水溶解,再鉴别
C.用磁铁吸引,加以鉴别
D.通入氢气后加热,观察加以鉴别

5.选择题(共7题)

25.我们有一个新的剧场和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

We have a new{#blank#}1{#/blank#} and a large{#blank#}2{#/blank#} {#blank#}3{#/blank#} .

26.我们有一个新的剧场和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

We have a new{#blank#}1{#/blank#} and a large{#blank#}2{#/blank#} {#blank#}3{#/blank#} .

27.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2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9.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30.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31.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6.填空题(共3题)

32.
现有以下物质:
A 淀粉 B 小苏打 C 稀盐酸 D 活性炭 E 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2)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_;(3)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4)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_;(5)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33.
_____和_____生成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34.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______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