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9年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5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简答题(共2题)

1.
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
②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③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色;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汗水中的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醋酸(CH3COOH)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CH3CO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1mol CH3COOH中约含有_____个H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⑤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互为_____;但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⑥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微粒名称)。
2.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g/100g水)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____。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  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2.综合题(共1题)

3.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37%”的含义是_____;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
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溶液显中性)、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①初步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初步结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说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需要进一步确定。
②继续探究:无色溶液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A.取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
_____,振荡,静置
白色沉淀
 
_____
B.取实验A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试剂。
清液变红色
证明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
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完成了本次探究活动。
 

4.单选题(共20题)

5.
化学反应4Al+3O22Al2O3,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6.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或应用正确的是
A.10g 氢氧化钠溶液与 10g 硫酸铜溶液混合,得到 20g 溶液
B.1g 碳酸钙粉末与 10g 水混合,形成 11g 溶液
C.5g 硫和 5g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物质量为 10g
D.甲烷燃烧时,甲烷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 CO2和 H2O 的质量总和
7.
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汞元素﹣﹣HgB.铵根﹣﹣NH4
C.2个氢原子﹣﹣2HD.氦气﹣﹣He2
8.
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9.
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隙B.分子的质量
C.分子的构成D.分子的体积
10.
硫化氢(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1D.﹣2
11.
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氯化钠B.蔗糖C.金刚石D.碳酸钠
12.
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
1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14.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15.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硫粉B.木炭C.铁丝D.白磷
16.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自来水厂明矾作净水剂
C.铜丝用于制作导线D.烧碱能改良酸性土壤
17.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8.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对应的 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N 点对应的 ZnSO4 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 的溶解度为 41g/100g 水
19.
下列选项属于溶液的是
A.泥水B.白糖水C.玉米粥D.蒸馏水
20.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盐酸,最佳的试剂是(  )
A.Ca(OH)2B.CaOC.CaCO3D.Fe
21.
硫酸钾(K2SO4)属于(  )
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
22.
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菠萝pH=4.1B.木瓜pH-5.5
C.草莓pH=3.2D.柠檬pH=2.3
23.
最清洁的燃料是(  )
A.煤B.木炭C.氢气D.石油
24.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D.[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5/2/2194876857991168/2197394533949442/STEM/cd4d749e27c5444aab03a4b60161ff55.png]夹试管

5.选择题(共1题)

25.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q=12{#/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S4a4{#/mathml#} ={#blank#}1{#/blank#}.

6.实验题(共2题)

26.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按要求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_____;装置C中,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的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I.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Ⅱ根据变化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甲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 最终曲线甲、乙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
27.
某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装置序号填空(装置不重复使用)。

(1)若检验气体中存在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装置_____;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