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
②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③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色;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汗水中的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醋酸(CH3COOH)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CH3CO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1mol CH3COOH中约含有_____个H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⑤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互为_____;但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⑥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微粒名称)。
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
②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③取氯化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色;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汗水中的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醋酸(CH3COOH)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CH3CO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1mol CH3COOH中约含有_____个H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⑤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互为_____;但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⑥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微粒名称)。
2.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____。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 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g/100g水)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____(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____。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 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2.综合题- (共1题)
3.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37%”的含义是_____;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
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37%”的含义是_____;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
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溶液显中性)、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①初步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初步结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说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需要进一步确定。
②继续探究:无色溶液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
①初步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初步结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说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需要进一步确定。
②继续探究:无色溶液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目的 | ||
| 清液变红色 | 证明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 | ||
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完成了本次探究活动。 |
4.单选题- (共20题)
6.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或应用正确的是
A.10g 氢氧化钠溶液与 10g 硫酸铜溶液混合,得到 20g 溶液 |
B.1g 碳酸钙粉末与 10g 水混合,形成 11g 溶液 |
C.5g 硫和 5g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物质量为 10g |
D.甲烷燃烧时,甲烷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 CO2和 H2O 的质量总和 |
8.
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17.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18.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对应的 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B.N 点对应的 ZnSO4 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40℃时,ZnSO4 的溶解度为 41g/100g 水 |
24.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5/2/2194876857991168/2197394533949442/STEM/cd4d749e27c5444aab03a4b60161ff55.png]夹试管 |
5.选择题- (共1题)
25.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mathml#} ={#blank#}1{#/blank#}.
6.实验题- (共2题)
26.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按要求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_____;装置C中,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的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I.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Ⅱ根据变化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甲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 最终曲线甲、乙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_____;装置C中,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的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I.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Ⅱ根据变化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甲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 最终曲线甲、乙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