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恒星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3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计算题(共1题)

1.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简答题(共2题)

2.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 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3.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2)实验 B 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 C 通过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5 的结论。
(4)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4.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及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需要可在某些部位的乳胶管上添加弹簧夹.

(1)A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中能看到D中紫色石蕊变_____,使石蕊变色的粒子符号是_____.若要证明大理石中含碳酸根粒子,只需将D中的试剂换为_____(填试剂名称).
(3)实验室一般不用装置C收集CO2,下列对C装置采取的措施中能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量的是_____(填字母).
A 在水面添加一层植物油 B 收集气体不断震荡C装置 C 用热水替换冷水
(4)试验结束后,取A中的物质,滤去杂质后,滤液中溶液一定有_____,可能有_____.
(5)实验结束后,取E中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现象是_____;
②为判断E中NaOH是否还有剩余,应先向E中加入足量的试剂_____(填字母序号),然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 稀盐酸    B 氯化钙溶液    C 氢氧化钡溶液    D 硫酸钡溶液
(6)A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氧气可选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7)如果用A、B装置组合制取氢气,你建议对B装置的改进是_____.
5.
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无色溶液,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原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_____。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_____,由此小张同学认为该溶液为Na2CO3溶液。
(2)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由此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_____。
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
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仍有可能不是Na2CO3,你猜测他们认为该试剂瓶原标签上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

4.推断题(共1题)

6.
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单选题(共18题)

7.
“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由C2H4(乙烯)合成C4H8O2(乙酸乙酯)的过程中,为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
A.HCOOHB.H2O和CO2C.O2和H2OD.O2
8.
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认识中,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名称与俗称的对应关系①汞﹣﹣水银②二氧化碳气体﹣﹣干冰③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
B.化学上有许多的等量关系①ag镁和bg氧气完全反应,一定生成(a+b)g氧化镁②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体积等于200mL③参加中和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C.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①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②淀粉遇到碘水变蓝色③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
D.为更好的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①将纯金属制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②利用蒸馏等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③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制成型煤,减少空气污染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10.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D.甲骨刻字
1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X 的化学式为 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
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13.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D.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14.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氮气
B.稀有气体  人体呼出气体
C.二氧化碳    冰水混合物
D.蒸馏水    海水
15.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 电子总数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16.
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①3SO2 ②Mg2 ③CO2 ④ ⑤O2 ⑥H2O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B.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C.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17.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 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 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18.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B.蒸馏水C.食盐水D.矿泉水
19.
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 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35.0 g 之间
C. 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20.
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但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
D.碱的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21.
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22.
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
23.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4.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6.多选题(共3题)

2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②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④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26.
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2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B.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
C.氢氧化钙可作补钙剂
D.厨房洗涤剂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7.填空题(共1题)

28.
请从水、氧气、氦气、硫酸铜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能支持燃烧的是___;能填充探空气球的是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

8.实验题(共2题)

29.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D装置中的一个玻璃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上看,该反应属于_____。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混合物中回收CaCl2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30.
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H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的作用是_____,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_____功能。(答出一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