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虎门外语学校 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3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简答题(共2题)

1.
食醋中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物质是化学名称或俗名为_________。
(2)该物质的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
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图所示,游戏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物质.其中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这三种物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1)碳酸钠溶液应安排在位置____(填序号)
(2)写出⑥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
(3)第_____层内的物质能相互转化,请写出其中一个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往100 g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a →b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_________发生反应。
(2)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完全反应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
甲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已知CO2与BaCl2不反应,为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X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____(填化学式);
(2)能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程度?
(3)乙同学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根据此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
(4)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作出如下两个猜想,并按下图进行实验:

猜想1:全部变质(Na2CO3);猜想2: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
①现象a为白色沉淀,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现象b为无色溶液B变红色,综合①②可知猜想_______成立;
(探究三)碳酸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查阅资料)①溶洞中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
②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丁同学开始实验探究 (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________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怀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题(共1题)

5.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1)加入稀盐酸反应后分离溶液A与沉淀SiO2的方法是_______;
(2)沉淀C含有两种物质,按出现沉淀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溶液B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4题)

6.
下列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 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 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 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 盐酸的酸性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7.
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
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9.
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COC.H2SD.SO3
10.
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u2O,可以制成红色玻璃。Cu2O属于:
A.混合物B.有机物C.氧化物D.单质
1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2HB.小苏打:NaHCO3
C.2个铵根离子:2NH4+D.氧化铜中氧元素显-2价:
12.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下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3.
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
C.由4种元素组成D.由31个原子构成
14.
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有红色固体,则X是:
A.COB.H2C.CO2D.O2
15.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B.塑料袋C.纯棉毛巾D.硬铝
16.
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m g溶液B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
C.m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 g
D.向m g溶液A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 g
17.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操作
A
稀硝酸
稀盐酸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B
木炭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C
氮气
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钠
氢氧化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18.
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19.
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
A. Na2CO3、CaCl2、稀HCl    B. CaCl2、Na2CO3、稀HCl
C. CaCl2、稀HCl、Na2CO3    D. 稀HCl、CaCl2、Na2CO3

6.填空题(共3题)

20.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电子 (填“得到”或“失去” )。
(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常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① 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② 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物质B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
22.
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_。
③结论:水由__________组成。
(2)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水的用途
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
②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
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7.实验题(共3题)

23.
(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其中,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此方法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填字母)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

与上图A类比,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仪器(填仪器名称)__________,青霉素药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甲烷是一种新型能源。甲烷除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性质?

小军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C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由此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__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