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写实验目的).
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已经明确,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步骤:_____.
现象:_____.
结论:_____.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 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 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____________ | 木条迅速复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写实验目的).
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已经明确,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步骤:_____.
现象:_____.
结论: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流程题- (共1题)
3.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雨同学以CaCO3为核心整理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转化关系未标明。

(1)反应①常用来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老师指出反应②无法发生,理由是_____。
(3)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小雨认为甲可以是CO2,你认为还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

(1)反应①常用来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老师指出反应②无法发生,理由是_____。
(3)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小雨认为甲可以是CO2,你认为还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1题)
8.
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