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大门镇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3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
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______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写实验目的).
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已经明确,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步骤:_____.
现象:_____.
结论: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流程题(共1题)

3.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雨同学以CaCO3为核心整理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转化关系未标明。

(1)反应①常用来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老师指出反应②无法发生,理由是_____。
(3)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小雨认为甲可以是CO2,你认为还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共4题)

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的是(  )
A.Fe+2HCl═FeCl2+H2
B.2NO+O2=2NO2
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
5.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一氧化碳B.碳酸C.二氧化碳D.乙醇
6.
已知Na2SO4  Na2SO3 Na2S三种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那么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2%B.32%C.30%D.46%
7.
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  )
A.还是饱和溶液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C.硝酸钾质量没变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

5.填空题(共1题)

8.
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6.实验题(共1题)

9.
如图为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
(2)仪器 B 的用途_____;
(3)试管内现象:①_____,②_____;
(4)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_____;
(5)烧杯中现象:导管口①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
(6)做该实验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先_____,再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②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