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42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综合题(共1题)

1.
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中海水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4)如图所示,在电解时,在蒸馏水中常常加入一定量的其它物质。
①若加入的是Na2SO4或NaOH时,它们均不会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若在96g蒸馏水中加入2g Na2SO4进行电解时,A管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电解得到2g氢气时,停止实验。此时剩余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直接写出结果)。
②若在96g蒸馏水中加入的是NaCl时,则NaCl也会参与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电解过程中Cl2在_____管(选填:A或B)中产生;若要电解生成16gNaOH时,则至少要加入多少质量的NaCl?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共1题)

2.
“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1)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写出碱雨中的碱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①加入的X 应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H2SO4     B CaSO4   C SO2
②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在制作时都需使用发酵粉,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最常见的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制作馒头用的发酵粉(白色粉末)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Ⅰ:碳酸钠;猜想Ⅱ:碳酸氢钠;猜想Ⅲ:_____。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10.5,说明溶液呈_____性。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该反应可表示为;而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2)参照实验:
 
NaHCO3稀溶液
Na2CO3稀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同学方案:如图,取适量发酵粉在铜片上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甲得出结论:猜想Ⅱ正确。
乙同学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发酵粉加足量水后形成的无色稀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再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该溶液中含_____。
 
乙得出结论:猜想Ⅲ正确。
丙同学方案:用如图所示,锥形瓶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和发酵粉,再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记录如表:
实验
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 CO2
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钠
a
V1

碳酸氢钠
a
V2

发酵粉
a
V3
 
(实验结论)经同学们讨论,最终确认:该发酵粉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反思应用)
(1)同学们讨论时认为:甲同学方案不严密的原因是_____。
(2)乙同学方案中,实验①中加入CaCl2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
(3)丙同学方案也能得到正确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4)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
(5)将12.0g该白色粉末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推断题(共1题)

4.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间的相互关系,且分别是由H、C、O、Cl、Na、Ca中几种元素组成。其中D、E属于氧化物,B、G是同一类别物质,胃液中含有少量的A,可帮助消化,F是常用的补钙剂的主要成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_____。
(2)A和B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从微观角度分析C→E反应的本质是_____。

5.单选题(共14题)

5.
在含有大量OH、Cl、Ba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B.Ag+C.SO42D.H+
6.
下列各组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O2
CuO
Cu
C
AgNO3
Ba(NO32
BaSO4
D
Ca(OH)2
NaOH
H2O
 
A.AB.BC.CD.D
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B.粮食酿酒C.氧气液化D.积雪融化
8.
三角烯(化学式为C22H14)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三角烯中含有氢分子
C.三角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7
D.三角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90%
9.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10.
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金属元素
B.铕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3
C.铕的原子序数是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11.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填充在灯泡中作保护气
B.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C.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D.还原性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12.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13.
废旧家用电器中,含有 Zn、Fe、Cu三种金属的某部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剩余的金属是(  )
A.FeB.ZnC.CuD.Zn、Fe
14.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自制“叶脉书签”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B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是有焦羽毛的气味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A.AB.BC.CD.D
15.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
A. B.    C. D.
16.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t3℃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7.
防止垃圾污染环境,分类回收是关键,下图表示可回收标志是(  )
A.B.C.D.
18.
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B.钙C.碘D.锌

6.多选题(共1题)

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A.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B.CO2(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KCl固体(二氧化锰):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Mg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7.填空题(共3题)

20.
对含有固体不溶物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并计算纯度。
(1)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一定质量的粗盐、_____、称量剩余粗盐、过滤、蒸发、称量精盐。蒸发操作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A 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B 过滤时,滤纸破损
C 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用水洗涤  D 蒸发时,液滴溅出
21.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图),位于第“⑤”层且每天不超过25g的能量物质是_____ (填字母)。

A 谷类 B 油脂 C 无机盐
22.
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
②吸附材料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活性炭吸附NO2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NO2的反应,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8.实验题(共2题)

2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如果选择KClO3与MnO2的混合物作为制备O2的药品时,则反应过程中,MnO2的质量将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等)。
(4)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 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瓶内装满水,在b端接量筒,气体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24.
“多变的蜡烛”趣味实验。

①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_____(填烧杯序号)。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灭火的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②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