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391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流程题(共2题)

1.
许多制药厂、化工厂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铁泥(主要含Fe,FeO,Fe2O3等物质),若以铁泥为原料制备FeSO4·7H2O,可实现废物利用。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O + H2SO4 === FeSO4+H2O;Fe + Fe2(SO4)3 === 3FeSO4
(1)酸浸过程中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还原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3)产品在结晶前需要调节pH。若pH过高需要加入——______进行调节。
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过程示意如下图。

(1)X是一种单质,该物质是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I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能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呢?可以将生活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垃圾箱。其实,还可以把厨余垃圾中的鲜垃圾用来制作“环保酵素”。
制作方法:按1:3:10的比例将红糖、鲜厨余(水果皮、菜叶等)、水混合装入桶中,盖盖发酵3个月,过滤出液体,得到环保酵素。
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防城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生长中的芥菜残留农药进行了研究。首先检测喷洒农药2小时后初始附着量,然后分四组分别喷洒:清水,1:200、1:300、1:400(环保酵素和水的体积比,下同)的酵素液,检测96 h后3种农药降解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施用化学肥料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一种重要措施,但与此同时,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研究人员分别用1:250、1:500、1:750、1:1000的酵素液(每周施浇3次)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制作环保酵素,过滤液体时,常采取的工具是______。
(2)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红糖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2H22O11,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42,计算式为______。
(4)四组实验中,对芥菜中残留农药降解作用最好的是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B 施浇环保酵素到第7周,土壤改良效果最佳
C 环保酵素浓度越大,土壤改良效果越好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H2O2分解的因素。

(查阅资料)H2O2常温下分解很慢。
NaCl溶于水解离出Na+和Cl-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Na+和CO32-,CO32-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①.Na+促进H2O2分解。②.溶液的碱性促进H2O2分解。
(进行实验)
探究一:分别进行下列3个实验(80mL蒸馏水中加入6.7g“鱼浮灵”,所得溶液中H2O2的浓度约为4%)。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pH
溶解氧(mg/L)
1
① 80 mL蒸馏水
6.96
5.68
② 加“鱼浮灵”6.7g
9.89
7.97
2
① 80 mL 4%的H2O2溶液
6.01
6.44
② 加少量NaCl
6.00
6.46
③ 再加少量Na2CO3
8.14
9.11
3
80 mL 4%的H2O2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9.26
10.97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______。
(2)通过实验______,证明猜想1不成立。
(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______。
探究二: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80mL4%的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不同pH下的溶解氧情况如下表所示。
烧杯
1
2
3
4
5
pH
8.00
8.59
9.29
10.43
11.47
溶解氧(mg/L)
6.88
9.30
13.82
17.57
13.15
 
(4)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下列物质能加快H2O2分解的是_______。
A MnO2 B NaCl C NaOH D Na2CO3
(6)探究一中,实验2-①与实验1-①对比,溶解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4.简答题(共1题)

5.
2018年年底地铁6号线(西延)正式开通,使石景山区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1)地铁建造需要大量钢铁。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地铁内安装了大量消火栓系统。该灭火系统以水为介质,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5.单选题(共11题)

6.
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uCl2 + 2NaOH = Cu(OH)2 ↓ + 2NaCl,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2H2D.2H2O
8.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质量很小
9.
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D.向瓶中倒入紫色石蕊溶液
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蜡烛D.木炭
11.
下列物质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
A.FeB.MgC.AgD.Zn
12.
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温度和压强传感器测定铝片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发生稀盐酸与Al的反应
C.60s~100s气体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D.100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
13.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B.试管2中得到H2
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14.
对图所示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B.溶质为NaCl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D.溶质质量分数为10%
15.
温度不变,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16.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煤

6.填空题(共2题)

17.
食盐、食醋、小苏打、碳酸钙都是生活中常见物质。请从A和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为使蛋糕更松软,焙制时加入适量_______。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海水晾晒得到海盐
B.粮食经微生物发酵酿造食醋
C.大理石切割打磨制成建筑材料
(1)为防止骨质疏松,可以服用含______的药片。
(2)小苏打可以缓解胃酸过多症,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18.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其颜料选用各色天然矿石,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一些矿石的主要成分及颜色如下表。

矿石
蓝铜矿
孔雀石
雌黄
赭石
主要成分
Cu3(OH)2(CO3)2
Cu₂(OH)₂CO₃
As2S3
Fe2O3
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红色
 
(1)四种矿石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蓝铜矿和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在组成上具有的相同点是______。

7.实验题(共5题)

19.
用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______。
20.
用图装置进行O2制取实验。

(1)KMn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21.
用图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2.
实验小组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______。
(2)实验操作顺序为E、C、______。
23.
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______(填序号)。
(2)没有明显现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